20日上午,记者来到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现场,只见随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大楼后一块平地上,三座大楼已拔地而起,工人正冒着寒风紧张作业,三座大楼主体都已基本完工。
市中心医院基建科工作人员介绍,眼前三座大楼就是市中心医院新院,即文帝院区的一期工程1号、2号、3号楼,目前均在施工中。“原本计划明年2月完工,但是我们计划年底封顶,提前完成任务。”市中心医院计划,明年9月份,一期工程将全部完工投入使用。(记者高林)
实事七
加强饮用水源地治理、监管和保护,基本完成封江水库供水复线建设,再解决24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万人。
完成情况:投资1.93亿元的供水复线(封江水源)工程去年12月开工,已完成投资近9800万元,取水口、源水取水管道、水厂土建等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水厂设备调试,下一步将试运行,确保供水能力10万吨/日的一期工程12月28日通水。
>>记者探访<<
20日,记者来到随县厉山镇沙城村看到,新建的净水厂整体格局清晰可见,办公楼、送水泵房等工程已建成,水泵、电闸等设施已安装完毕,平流沉淀池装满了水,每个过滤池里也盛满海沙。工程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所有设备都安装完毕,正进行输水、配水管网的装水试压,净化水厂各工艺池、取水设备、送水泵房等设备调试。预计26日前全部调试完毕,为28日的供水做准备。(记者杨晶)
实事八
实施“三民工程”。多渠道筹集中心城区社区民心公益基金,其中每个社区市级每年投入20万元、区级每年10万元,连续三年纳入财政预算,用于扶贫济困。
完成情况:曾都区社区民心公益基金6月份成立,已筹集4960余万的爱心公益基金,基金增值部分将用于救助辖区困难群众。目前首批79.5万元爱心款已经用于2000余名社区困难群众的救助。
>>记者探访<<
22日上午,曾都区东城办事处缫丝社区的章桂华领到了政府给予的爱心公益基金补助。
章桂华是缫丝厂的退休老职工,儿子媳妇因病没有工作,自己和老伴也常年疾病缠身,孙子正在上高中,一家五口都没有稳定的家庭收入,生活相对困难。
缫丝社区只是曾都区实施“三民”工程惠民的一个缩影,曾都区共有2000余名社区困难群众受到救助。社区民心公益基金是民生工程的一个子项目,今年6月份成立,已经筹集了4960余万的爱心公益基金,而首批79.5万元爱心款已全部发放到位。(记者李佳)
实事九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城区“五警合一”机制,每个社区组建一支专业治安巡逻队,推进群防群治工作,大幅降低“两抢一盗”发案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完成情况:公安机关在城区增设了3座现代化治安警亭,增加了30名特警进行主街道巡逻,组建了拥有170名队员的社区专职巡防队,打造“公安巡逻控面、社区巡逻控片、单位内保控点”三位一体的治安巡逻网;在城区主要路段和复杂场所,合理布局新增180个A类监控探头,主城区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等。
>>记者探访<<
昨日上午,记者在北郊派出所视频监控室看到,社区、交通要道、医院、学校等重要卡口的情况都一一呈现在巨大的监控屏上,监控范围内的情况一目了然。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在主城区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向乡镇延伸监控网,万店镇投资50多万元沿312省道建成十公里电子监控走廊,4个农村集镇实现了集镇街道、重要路口、公共场所的24小时电子监控全覆盖。(记者朱道全)
实事十
开展“洁美家园大行动”。在主城区新改建5至10个街头小游园,建设30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点)、新改造20座公厕;改造农村危房5000户以上,完成“一建三改”工程4000个。
完成情况:在开展“洁美家园大行动”方面,重点治理了乡镇街道各类餐饮、门店乱倒垃圾、乱摆乱放等问题;已完成5处街头小游园建设;已新建5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完成14座公厕建设任务;完成省下达的490户特色民居改造包装和2172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在完成“一建三改”方面,已完成4000个。
>>记者探访<<
“自从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后,再也闻不到那种刺鼻的臭味了。”家住香江市场旁边的刘女士对全自动化垃圾“收集整理箱”表示很欣慰。
曾都区东城办事处香江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是随州市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5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之一,已告别了简陋的地坑式垃圾收集点,垃圾运输途中不再发生垃圾“边走边漏”、污水“边走边流”的现象。
(楚天快报 new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