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随县探索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新路记事
12名随县籍企业家回归家乡当选村支书,用企业理念让农村成为工厂“第一车间”;380名机关干部携“嫁妆”到农村任职“第一书记”,各显身手当好“贤内助”;3736名村务协理员把381个村织成3736个网格,既当火车头,又当乘务员……一场场务实行动,如同丝丝春雨沁入百姓心田。
近年来,随县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重中之重,坚持从破解村级组织“无钱办事”这一难题入手,多元着力建强服务型队伍,促进农村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芝麻官”搅活一村水
走进随县厉山镇勤劳村,一股清新和爽洁的气息扑面而来:水扎坝,堤硬化,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农户,绿成荫,树成排,一座座庭院绿满门栋……“十年来,村里的变化令人欣慰。”说话的是村支书姚得胜。
2002年11月,姚得胜由一个资产过百万的老板被党员群众海选为勤劳村领头人。十年间,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修公路,建厂房,规划经济开发区,带领一个负债160多万元的村庄到如今村集体经济积累200多万元、资产3000多万元,人均收入近7000元。
吸引“回归村官”,提高“领头雁”致富能力是随县强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县还注重从优秀村干部、致富能手等本土人才中选拔,引导99名村支书创办了产业基地。
以“服务”为支点,芝麻官也能撬动大发展。万福店凤凰山村支书潘祥树通过迁湾腾地、土地流转,带动村民建设标准化养殖场16个;尚市群金村支书袁再贵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油桃,打造特色农业旅游新村;环潭柏树湾村支书张光能引导村民探索新的立体种植模式,增加农民收益……
“好姻缘”演绎一家亲
金秋时节,随县安居镇和睦畈村上千亩农田里,饱满的稻穗在风中摇晃,不时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村书记周克学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大旱之年不减产,‘亲家们’功不可没!”
“亲家”不是真亲家。今年8月,“第一书记”杨小河得知村里用电和抽水困难,带来2万元资金,并协调供电公司增加了两台变压器。名誉主任张从亮也拿出1万元,邀请专家指导村里创建省级“宜居村庄”。
巧当“红娘”牵“姻缘”,让农村基层党支部攀上“高枝”,是随县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又一“法宝”。随县前移人才关口,从县乡机关选派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并充分挖掘在外成功人士,选聘为村级发展顾问或名誉主任,促使优势执政资源下基层,引导雄厚社会资源到农村,破解新农村建设中缺钱、缺胆、缺智又缺人的困局。
引来“贤媳妇”,还要有“灶”可炊米。随县各村党支部还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和能人在村级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化纠纷,解难题,壮大村务协理员队伍,为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不是亲人胜亲人!”看着义务帮助自家收割稻田的协理员鞠志勇,村民徐三热泪盈眶。由于偏瘫在床,没有生活来源的徐三只能靠老母亲照顾,日子过的艰难。鞠志勇在了解情况后为徐三申请了低保,又多方努力转成“五保”,解决生活难题。
“四条腿”跑出加速度
前有“导航”村支书,后有“第一书记”、名誉主任、协理员三个“发动机”,随县基层党建跑出了“加速度”,一批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样板亮相,得到了广泛好评。
在随县吴山镇,32名非公企业家担任村名誉主任指导当地发展,16名村支书兼任结对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村企联动”开出别样之花;新街凤凰寨村实行“党企合一”,村与企业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实现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当‘红娘’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拉郎配,而是鼓励双方各取所需、双向选择,这样的婚姻才有生命力。
目前,随县已建立“两新”党组织205个,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217名,全县“两新”党组织组建率和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遣率均达到100%,实现了全覆盖。
(随州日报 new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