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了桃花换酒钱全诗_摘桃花换酒钱表示什么含义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摘了桃花换酒钱全诗_摘桃花换酒钱表示什么含义

摘了桃花换酒钱全诗_摘桃花换酒钱表示什么含义

人们印象中的唐伯虎,是那个洒脱风流的大诗人、大画家;也是周星驰电影里那个点秋香。非常符合现代人心目中“赘婿”形象的唐伯虎,那个借风流之名耍流氓最后却抱得美人归的乌龙才子。然而,真正的唐伯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在许多的民间传说里,人们常常叫他唐伯虎。但在他的作品中,他留下的诗书画卷里,落款则多用“唐寅”这个名字。这位明代的传奇诗人,总给人一种风雅的形象,而他的生前身后,则流传着无数的趣事。就像古龙笔下《陆小凤传奇》中的陆小凤一般,在无数的传奇故事中,唐伯虎英俊、潇洒,富有而多金,堪称快意人生的典范。

然而,这位明代诗人的真正形象,却并非如此,或者说,并不全是这样。唐寅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至于传说中他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寅时,不过是后世的谬传。唐寅的家乡在苏州,那个柳如飘絮、才情蕴城的城市。

在苏州长大的唐伯虎,不仅在绘画、书法上颇有天赋,创作出的作品迄今仍被台北博物馆收藏,更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唐寅的诗文题材丰富,风格也非常多样化。他早年的作品既工整又绚丽,非常有六朝行文之风。然而,泄题之案后,风格陡然变化,题材多为感伤时事,诗中也不再拘泥于对仗的工整,愈发显其情谊真挚。

实际上,这种转变,正是现实生活中带给他的打击所造成的。人们心目中的才子,并非一生风流、无牵无挂,而是有所挂念的。这种挂念,与他所面对的现状结合,变成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到唐寅五十岁时,愈发明显。

根据史书记载,唐寅的诗作一共有六百余首,而他个人的诗册,则有为歌女而作。陈继儒《太平清话》记:“唐伯虎有《风流遁》数千言,皆青楼中游戏语也。”但唐寅最广为流传的诗,一定是那首《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这首桃花诗,描绘的是唐伯虎心中的理想状态,一个恍若谪仙、不同于俗世的非凡人物,甚至不被现实生活所限制,摘桃花便可以换酒钱,多么风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而唐寅却喜爱喝醉了酒,便卧于桃花树下;酒醒了,幕天席地安眠的日子。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词,表面上看展现了作者的洒脱恣意,实际上,正是体现出他愤世嫉俗的特征。这首诗,也从侧面展示了唐伯虎消极处事的态度。而这位大才子,在他五十岁的年纪,写下了另一首诗,更能展现其特点。

用中国的老话来讲,五十岁正是知天命的年纪。而五十岁的唐寅,面对自己过去的经历,提笔写下了一首《五十言怀诗》。这首诗是他对自己前半生的总结,也是他本质特征的体现。所谓“言怀”,抒发的便是他心中的抱负。

唐寅作这首诗的时候,尚未想到自己离死亡只剩下短短的四年。他写这首诗的目的,主要是对于前路的总结与回顾。在这一生中,他经历过大风大浪:科场舞弊,被人误解过,更多是受人追捧、在青楼酒馆挥霍人生。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这首短短的七言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唐寅一生的心态。

在诗的开篇,他便称自己过去的五十年人生为“笑舞狂歌”,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也展现了作者自身的心境。一个五十岁的男人,放到现代,也不过是籍籍无名,碌碌一生,追求名于利的人,占社会的主流,在古代更是如此。直到五十岁,仍然能够说出在花中行乐、借着月色宿眠,顽劣天真如稚子的人,可以说是世间罕有的珍宝。

唐伯虎认为自己的声望已经非常之高,达到了“海内传名字”的程度,这一点放在明朝的当时,毫不夸张,但他又苦笑着写下一笔转折——“谁信腰间无酒钱”。可见五十年的人生之路。对他来说并不是毫无影响。此前是恣意洒脱地摘下桃花换酒,而今却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囊内空空,没有钱拿来买酒的人了。

诗的第三句可以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最精华之处,值得细细品味,一下将该诗的意境拔高,也将唐伯虎与泯然众人区分开来。众人交口称赞、传颂遍整个大陆的诗句,在原作者眼中如此不值一提,甚至羞惭到无法自认为原作者的程度。

这世间的人居然认其为神仙。实际上,并不是唐寅的词作水平不高,而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可能在他的心中,只有李白、杜甫这样的作者,才能够称呼其为诗人。

然而,最难能可贵的,并不是他极高的诗文天赋与他在绘画、书法上的才华,而是他能够坚守住自己的本心,能够在这碌碌庸庸的人世中,坚持自己真正在乎的东西。这也就是诗的结尾——“莫损心头一寸天”。人生在世,又能有几人真正寻找到自己的本心呢?唐伯虎之所以孤独,大约是因为当时那个时代的同行者太少了。

能够发出这样的慨叹,一定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唐寅的一生,遭受过太多的波折。在他25岁那年,他的家中有五位至亲去世,年轻的他一下陷入举目无亲、茫然无措的状态。四年后,他参加科举,考取了解元。

本应是折桂之时,却被怀疑与“徐经会试泄题案”有染,被判终身不得参与科举。这对马上迈入而立之年的唐伯虎来说,无异于一次重大打击,几乎堵死了他后半生的晋升之路。妻子也因科举无望而离开了他。达官显贵想要利用他,而他却不堪其扰。

此后,唐伯虎只好以卖画谋生,浪迹在青楼歌馆里,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在他五十岁时写下的这首诗,浅显易懂,非常之俗,通篇都是大白话,与他此前的诗歌风格迥然不同。或许,这也是唐寅想要表达的内容:以疏狂对抗世俗,以大俗对抗大雅,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孤独。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想要追求的东西,无论是名、是利,都是个人的选择。唐伯虎的选择,是在方寸之间,囿守自己的本心;作为时代洪流中孤独的前行者,他的经历与遭遇不由得使人扼腕,感到心痛。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