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援藏经历就是财富,体验就是成长
中国西藏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敬重英雄、崇尚英雄,他曾说,“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那么,和平年代,谁才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援藏干部就是和平年代的英雄群体之一。
近日,记者有幸采访了一位援藏干部。她说:“我是中组部第八批援藏干部,我援藏所在的西族大学不在西藏,而在陕西咸阳。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西族大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隶属西藏,服务西藏。一次援藏行,一生西藏情,援藏是一件幸福、幸运之事。”她,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副院长彭萍教授。彭萍是一位翻译家,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普通人在普通岗位上的不凡作为,看到她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
图为2018年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9周年纪念日之际,彭萍与西族大学学生合影。图片由彭萍提供
舍小家顾大家,服从组织安排,成为北外第一位援藏干部
说起援藏的初衷,彭萍直言,“说句实在话,当时并不是自愿来的,而是组织上的安排” 。她说,自己是一个非常恋家的人,多年来一直不愿意离家,因此放弃了很多国外访学以及交流的机会。
“后来,组织上通知我,我是最合适的援选时,我就答应了,因为作为一名员,在工作中我很少说‘不’”。在彭萍看来,员就应该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组织安排;作为一名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于是,2016年7月,彭萍告别了心爱的家人,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毫无怨言踏上了自己的援藏之路,成为北外第一位援藏干部。
在西族大学,彭萍担任外语学院副院长,分管对口支援、科研、研究生、学科建设等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上几乎没遇到什么困难,生活上的挑战却不少。”彭萍笑着告诉记者,刚开始,她经常会遇到屋里断电、煤气灶打不着火等情况。“我就只能求助于民大的同事。民大的同事都非常热心,只要我开口,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提供帮助,让我感觉非常温暖” 。
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学术资源优势,积极投入援藏工作
援藏两年中,彭萍不忘初心、克服困难,尽自己所能为西大外语学院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在英语教研活动中,她毫无保留地与教师们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在学术沙龙活动上,她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激发教师们的学术灵感。两年来,她共举办六次教师沙龙,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建议,不少老师在彭萍的鼓励帮助下写出了优秀的论文,有的已经公开发表。她还积极带领西大外语学院申报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7月,彭萍作为项目主持人带领外语学院教师以西大名义成功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该项目是西大外语学院多年来首次获得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更值得庆贺的是,2017年,在彭萍的帮助下,西大外语学院翻译硕士(笔译)项目成功获得教育部批准,计划于2019年开始招生。
图为文化比较研究专家辜正坤先生在西族大学讲学。图片由彭萍提供
作为援藏干部,彭萍深知,她始终都不是一个人在援藏,与其说她是援藏教师,不如说她是北外与西大外语学院合作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在她的协调下,北外与西大外语学院开展了多次校际交流活动,比如,举办了两校学生友谊辩论赛,落实西大教师赴北外访学,邀请北外知名教师、杰出校友及国内外知名学者赴民大开办讲座等。2018年5月28日,彭萍还特地邀请自己的博士导师、文化比较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辜正坤教授赴西大为外语学院师生作题为“文化拼合论和翻译的问题”的学术讲座。
为了丰富西大外语类藏书,彭萍还于2016年12月向西大图书馆捐赠了100册新图书。
心怀祖国,长存感恩,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
“其实,援藏工作对我来说,更似一种缘分,也日渐成为一种情怀。”彭萍这样说道。2017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在西藏阿里工作的一名援友向她打听西大的助学金问题,说他们县有一名藏族学生考上了西大,但家庭非常困难。听到这一消息,她马上与先生商量后跟那位援友说,“路费和学费我来负担吧”。但那位援友不想给她增添这样的负担,说他们县里会帮助解决路费和学费问题。于是,彭萍决定与先生承担起这名学生的生活费,在校学习期间每月500元,为期四年。
“我在北京生活近20年了,在这期间,我和先生凭借自己的打拼在事业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切除了我们自己的努力之外,也要感谢祖国发展的好时代,因此我们想用这种方式来回报社会。而且,资助一名藏族学生,也是我用自己的行动在援藏。”彭萍说道。
图为彭萍与自己资助的藏族学生合影。图片由彭萍提供
如果说“专业、资深”是彭萍给人的第一印象,那么“心存善良、懂得感恩”则是她给人的第二印象。接受采访时,彭萍说,她是一位浪漫主义者,平时喜欢阅读、写作,喜欢亲近自然,喜欢烹饪、唱歌,有一些文艺情怀。“在课堂上,我也不局限于跟学生谈翻译,还会跟他们一起朗诵一首诗、一篇散文,让学生去体会文字之美,尤其是体会中文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她看来,一名真正的大学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2018年7月9日,两年援藏期满。那天,彭萍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写道:“两年的援藏提升了我的觉悟,加深了我对西藏的感情,也使我更有情怀,更深刻地理解了奉献的含义和意义!一次援藏行,一生西藏情!天下没有远方,处处都是故乡。”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还是希望能参加新一轮的进藏援藏”,彭萍坚定地说。(中国西藏网 记者/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