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渐进“松绑”吸引机构投资者关注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井楠)刚刚过去的周末,有消息称,数家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被调查。此消息是对证监会今年1月9日召开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的反应,旨在联合多部门全面治理违法违规交易场所。
规范商品交易平台
6月30日是最后通牒
记者从证监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获悉,该会议决定,开展一次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活动,通过半年时间集中整治规范,基本解决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和风险隐患。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是重点整治对象之一,要求其不得将权益拆分发行、降低投资者门槛、变相突破200人私募上限等。违法违规交易场所要限期整改,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司法机关。
据悉,2017年6月30日仍未整改规范或通过部际联席会议验收的交易场所予以撤销关闭,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停止提供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
股指期货松绑
机构投资者摩拳擦掌
在大宗商品准期货被严查规范之际,金融期货市场却在消化上周末中金所的股指期货松绑通知。
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各大期货交易、证券平台都在为资金的重返市场做准备,而投资大户、机构投资者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其中不乏计划筹资数百万元重新“做多”股指期货的散户。
从此次政策的字面理解,仍属于“渐进式”松绑。对于日内开仓交易量和保证金方面并没有显著改善,为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或许非常有限。日内可开仓交易量的20手距离2015年监管之前的1200手仍然有很大差距,平仓手续费万分之九点二仍是较高的水平,股指期货合约的非套保持仓的交易保证金也未能降到2015年监管前的10%,套期保值持仓交易金标准也未降低至原10%。由于高平仓手续费、日内回转交易量和限制高频交易受限,股指期货市场上T+0交易数量仍不多,规则仍相当于T+1。
华泰期货、中投证券分析人士均认为,目前的“松绑”表明了一个政策趋势与态度,随后的市场有望在3~6个月内逐步放开,逐步恢复到2015年8月前的交易规则。
提醒
违规或涉嫌诈骗之手段
1.首先没有经过证监会或(省级)地方政府审核批准经营,无法像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那样接受第三方监管,从而无法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2.“挂羊头卖狗肉”,对外声称进行现货交易,实际上进行的是具有放大风险倍数规则的期货交易,且实施对赌交易规则。宣传方面有一定的迷惑性,容易让并不适合该类投资的中老年投资者盲目入市。
3.交易过程中的放大倍数过高,高达30倍甚至50倍。也就是说,只要市场价格下跌4%,投资“做多”的投资者就可能血本无归。而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大连与郑州商品交易所中,所有品种的放大倍数都不超过10倍(即保证金比例不超过10%)。
4.恶性案例中还出现过交易所方恶意刷单、篡改系统、滞后交易的事件,导致的结果是:投资者即使“做对”方向,也会因为滞后交易而无法获利。
5.“代客理财”现象严重,投资者疑似被交易平台介绍的“老师”所骗,交易密码被篡改,乃至血本无归。
提醒:关注7家定增解禁股
数据显示,本周沪深两市共有20.61亿股限售股解禁,如果按照上周五最新收盘价计算,累计市值为248.38亿元,相比上周343.12亿元相比,下降了27.61%,涉及24家上市公司。且仅有4家公司解禁数量超过1亿股,分别是西南证券、通威股份、上海莱士和岭南园林。记者对比发现,在本周解禁股票中,解禁市值超过1亿元的股票有16只;其中西南证券是解禁市值最大的股票,金额高达70.10亿元;西南证券也是解禁股数最多的股票,解禁股数为10亿股。
有市场人士认为,解禁对于个股来说是利空还是利好不能一概而论,投资者应区分个股的解禁类型,此外近期市场转暖,限售股解禁的影响相对会缓和。
中信证券市场人士陈慕林认为,尽管首发原股东和定增解禁两者都有减持套现的动机,但相比之下,定增对象期望通过减持获得短期收益的概率更大,而原股东更多的是追求公司的长期回报,属于战略投资者,减持的概率比较小,因此投资者也不必对首发原股东的解禁持太多的担心。
从本周限售股解禁类型看,西南证券、通威股份、上海莱士、鲁银投资、中珠医疗等7家公司的定向增发限售股将解禁。兔宝宝、鹏博士、光力科技等4家公司的股权激励限售股份将解禁。(全媒体记者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