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金融双向开放将成深化经贸合作新动力
中新社南宁9月14日电(记者 蒋雪林)“中国—东盟迅速发展的经贸合作蕴藏着巨大的金融支付需求,而金融开放将成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的新动力。”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郭宁宁女士在此间表示。
9月11日至14日,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期间举行了第八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郭宁宁出席金融论坛时出上述表示。
她说,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已走过25年,双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加到4700亿美元,增长了近60倍。双向投资额从5亿美元增长到1600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这种增长的趋势,有着巨大的支付需求,这就要求,中国和东盟双方应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扩大金融领域的双向开放。
郭宁宁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的持续深化,将推动双边贸易额向2020年1万亿美元的目标迈进,而金融的双向开放,将是双边贸易能否出现预期目标的关键。
出席金融论坛的柬埔寨国家银行行长谢振都表示,融合是促进国内金融领域发展、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方法,通过融合我们成功吸引了来自国外的投资,支持本地经济的发展,也吸引到了领先的技术,促进了信息分享。柬埔寨支持扩大中国和东盟的金融双向开放。
谢振都表示,中国和柬埔寨的贸易在过去的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柬埔寨从中国的进口在1998年—2014年间增长了17倍。在柬埔寨的所有游客当中中国游客量排第二。贸易合作的深化需要金融合作进一步加强,而金融的开放,也将刺激贸易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金融行业的合作会蔓延到各个行业。
“东盟和柬埔寨将会从与中国持续的金融合作当中受益,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产品方面的合作,双方的金融业将加速融合。反过来,扩大金融合作、金融融合的范围和力度、深度,又将推动双边经贸的深度合作,我们将会获得更大的收益。”谢振都说道。
泰国中央银行储备管理司司长瓦差拉·阿荣狄女士也出席了金融论坛。她表示,金融业在支持经济社会方面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高效的金融系统可以使各方挖掘增长的潜力。泰国和中国的公司现在能够以本地的货币来进行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减少了货币转换的成本,同时减少主要货币波动性的风险。泰方希望泰中能够进一步实现金融的融合,扩大人民币和泰铢之间的兑换范围。
瓦差拉·阿荣狄表示,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了跨境支付巨大的空间,这将刺激中国和东盟区域内经济的活力,金融的双向开放,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瓦差拉·阿荣狄称,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去年底,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泰国,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这是泰中两国在金融领域深化合作的重要体现,既有利于拓宽境外投资者人民币资产配置渠道、扩大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泰中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出席论坛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杨子强就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金融双向开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全面深化金融互利共赢格局;二是确保开放有序可控,共同防范金融风险;三是扩大绿色金融合作,助推中国—东盟经济可持续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