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山河 咫尺见匠心 ——记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张宗亮

首页 > 百业 > 生活 > 正文

心中有山河 咫尺见匠心 ——记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张宗亮

心中有山河 咫尺见匠心

——记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张宗亮

文/何丽文、刘昱、梁礼绘

“走在一座座高坝上,我有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是国家、中国电建,是这份伟大的事业给了我今天的成就,我骄傲我是一名工程师,我更加清楚‘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意义,没有什么比脚踏实地更可贵。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论走多高、走多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电建昆明院张宗亮的讲话刚一结束,“新时代云岭工匠精神讲坛”节目现场掌声雷动,人们以热烈的掌声致敬张宗亮的初心与匠心,表达对他为高坝技术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敬重与钦佩。

087de756d25d704ab2acc96deddaba7

张宗亮大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守初心,筑能源事业强国梦

37与70,是两个普通的数字,对于张宗亮来说,却意义非凡,它们勾连着时光与记忆,记录着成长与成绩。37年里,张宗亮扎根祖国西南边疆,坚守初心、奋战一线、孜孜以求,以主持和组织完成了国内外70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700万千瓦勘察设计科研工作的显赫业绩,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工作之初,他参加了鲁布革水电站技施设计工作。鲁布革水电站是中国水电基础建设对外开放的“窗口”电站,异域他乡的新技术、新经验涌进偏远闭塞的高山峡谷,让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习、消化、创新的想法。他结合承担的溢洪道闸墩设计工作,采用了新型的预应力闸墩,该成果获得1989年云南省“五小”成果二等奖。至今,张宗亮仍完好地保存着这本获奖证书,因为这是他人生获得的第一项科技奖励,意义非凡。正是那如饥似渴自我充电的5年,让他从一个青年学生很快成长为能独立解决技术问题的工程师,也使他筑能源事业强国梦的巨大责任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此后的一个个经典工程实践,使他一步步实现了从工程师到设计总工程师的锻炼、从设计总工程师到总工程师的历练、从总工程师到全国勘察设计大师的锤炼。作为项目经理、设计总工程师,他主持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勘察设计科研工作10年;作为院总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他全面主持糯扎渡水电站勘察设计科研工作15年;作为总工程师组织团队对小湾水电站开展勘察设计科研工作7年;作为总工程师带领团队对黄登水电站开展勘察设计科研工作10年……

37年里,他率团队完成云南省水电资源的深度复查、评估与研究工作,为实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战略,建设以水电为基础的绿色能源基地做了大量工作;他主持完成云南省境内43座水电站勘察设计科研工作,总装机容量3140万千瓦,总投资近3000亿元,对工程成功建设和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他以天生桥一级、糯扎渡、黄登等高坝工程为依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取得诸多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成果推广应用后节约工程投资110亿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他作为专家组长或专家对我国多座特高坝开展咨询,有力推动了我国特高坝成功建设和技术发展。在高坝工程、堰塞坝等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发展和西南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做出重要贡献!他和团队取得的这些成果,未来将在我国和“一带一路”国家高坝工程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水电看中国,中国水电看西南”。37年来,他见证和亲历了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坝高还是技术难度,都冲到了世界前列,实现我国筑坝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获发明专利16项;主参编行业标准15项;主编专著7部;发表论文85篇。2008年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并先后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杰出工程师奖、潘家铮奖、中国大坝杰出工程师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019年,他率领的团队荣获“中央企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倾注心血和汗水,挥洒赤诚和热情,张宗亮一直秉承初心,行走于江河,无怨无悔地躬耕于能源大业,推动能源在强国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砥砺行,科技辉映创新路

“创新是职业道德和工程理念的驱动,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应该是在确保工程安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来降低工程投资、提高综合效益”。这是张宗亮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张宗亮以创新的工作理念、严谨的工作作风,组织开展了大量设计优化工作。譬如面板坝坝顶宽度的缩窄、开挖料的充分利用;溢洪道引渠大范围不作混凝土衬砌、闸墩采用新型预应力结构、泄槽取消中隔墩等。在他精巧周密的优化设计思路指导下,有效减少了工程量,节省工程投资约15亿元。该工程荣获全国勘察金奖、设计银奖,得到国际著名土石坝专家库克等人的充分肯定,成为我国高面板坝建设里程碑工程。

糯扎渡水电站是实现国家资源优化配置、“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战略工程,水库库容237亿立方米,年发电量是231亿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0万吨。心墙堆石坝高261.5米,居同类坝型世界第三、全国第一,比已建国内最高的小浪底心墙坝高出100米。在高心墙坝渗流、变形、坝坡稳定和泄洪、抗震安全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张宗亮与马洪琪院士、陈祖煜院士、钟登华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技术团队,首次提出特高心墙坝采用人工碎石掺砾土料和软岩堆石料筑坝成套技术,攻克了特高心墙坝变形控制和变形协调难题;研发了特高土石坝施工质量实时控制关键技术,开创“数字大坝”先例,保障了筑坝质量和大坝安全;构建了特高心墙坝勘察设计技术和安全评价体系,建成我国首座300米级高心墙坝。

建设黄登水电站大坝期间,张宗亮率团队研发和应用了三维地质模型、泄洪消能系统、RCC层间结合全要素质量控制全级配料技术、加浆变态技术、大规模精细化全尺度数值模拟分析算法、智慧安全评价系统等数十项创新成果。这些成果的研发与转化,崛起了这座达203米的中国最高、世界第二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引领了世界特高碾压混凝土坝的技术发展。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张宗亮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勇担当,危难时刻显身手

2014年8月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袭击了乌蒙大地,地震造成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牛栏江红石岩村山体大面积垮塌,在牛栏江上形成了总库容2.6亿立方、总方量1200万立方的巨型堰塞湖。其危险级别为极高,风险等级为最高,犹如一把悬在灾区人民头上的利剑。堰塞湖抢险,重中之重!指挥部和各方救援力量都在焦急地等待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抢险方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科技工作者,大灾当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以科技为甲,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消除灾害”。张宗亮闻灾而动。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张宗亮坚守“没到过现场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严谨作风。他冒着现场不断的余震、塌方、滚石等危险,面对地质水文条件不明、溃堰类型不确定等难题,率领专家组多次奔赴堰塞体现场查勘,白天或乘坐冲锋舟,或绕开垮塌崩落巨石,或趟过湍急奔流的涌水不停的在现场收集并掌握第一手资料。晚上则回到指挥部挑灯夜战,开展堰塞湖库容计算、溃坝分析计算等工作,很快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排险处置方案。

凭借着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和扎实的现场查勘工作,张宗亮率领的专家组提出了基本排险处置思路及一系列排险处置措施。并紧急编制了《应急排险处置方案报告》等5份报告,和团队创建了堰塞体风险识别与溃堰分析的应急抢险关键技术,攻克了堰塞体应急抢险快速响应与科学决策的技术难题,为堰塞湖排险处置决策提供重要支撑。依靠社会各方力量,仅用9天就完成红石岩应急抢险处置,为灾区人民尽早化解了险情。

随着红石岩堰塞湖险情的初步解除,抢险转入了以“保安减灾”为目标的后续处置阶段,张宗亮并没有松懈下来,他敏锐地捕捉堰塞湖的特点,创新性提出“除害兴利、变废为宝”的理念。他亲任堰塞湖综合整治工程的设计总工程师,组织多次技术评审,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堰塞坝险情处置与开发利用保障技术与装备研发”。

在6年时间里,牛栏江畔留下了张宗亮无数身影。施工中遇到的一个个技术难题,被他和团队一一破解。蓝图终成现实。昔日滚石遍布、满目疮痍的堰塞湖旧貌换新颜,红石岩堰塞坝已建设成为世界首座“应急抢险-后续处置-整治利用”一体化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于2020年6月实现首机投产发电,工程安全运行。这一兼具防洪、供水、发电、旅游的综合水利枢纽,为贫困地区带去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此,环球时报以“真魔改!当年要命的堰塞湖,竟被中国改成了水电站”进行了报道。工程创新成果提升了西部强震区自然灾害防治技术水平。

以奋斗诠释初心,以责任承载梦想。从业37年来,张宗亮从未停止在专业学术上拼搏追求的步履,他激情逐梦,将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倾情奉献给水电事业;他执著追求,坚持不懈地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电建昆明院荐稿)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