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师教育;河南省教师教育发展平台官网

首页 > 教育 > 职教风采 > 正文

河南省教师教育;河南省教师教育发展平台官网

河南省教师教育;河南省教师教育发展平台官网

8月31日,在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河南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全省教师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河南师范大学召开。副省长霍金花出席活动并在座谈会上讲话;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郑邦山,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同志、各参会高校代表、各省辖市教育局局长、河南师范大学师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在联盟成立大会暨揭牌签约仪式上,毛杰宣读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成立河南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联盟的通知》。霍金花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为联盟成立揭牌。随后,河南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代表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大会指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联盟是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协调下,以省内师范院校为主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共同参与,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非营利性、非法人的教师教育学术组织,旨在构建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幼儿园联合联动、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新体系,推动河南教师教育实现振兴,推动河南教育由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

河南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联盟将承担哪些任务呢?据了解,该联盟将整合各成员单位的优质教育资源,承接各级政府教师教育工作职能转移及购买服务,负责组织建设河南省教师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和教师教育实训平台,组织联盟单位合作开展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课程开发、教师能力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活动,建立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机制,为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全面提升河南教师教育发展水平,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河南方案,为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振兴贡献河南力量。

河南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代表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具体有什么内容呢?据介绍,两所学校将在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发展规划与省部共建、教师教育特色与师范院校联盟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说了这么多教师教育,你对咱们大河南的教师教育了解多少呢?别着急,小编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教师教育发展的历程,一起来看!

改革开放40年河南教师教育发展历程

从 1904年河南第一所师范学校—开封简易师范学堂成立至今,河南教师教育已走过百年沧桑。历经清末至新中国建立前的萌芽与形成期,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初的恢复与重振期,再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深化发展期,河南教师教育有其自身的脉络和独特的韵味。可以说,河南教师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是当代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深化教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持续推进教师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一、逐步复苏与规划重建期

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河南师范教育体系得以恢复重建并迅速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复苏重振。1980年,河南省教委鉴于中等师范学校布局分散、教学设备简陋和多附设在中学而且师资质量不高等现实困境,决定对全省师范学校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1983年,全省中等师范学校共设立 36 所,每年招收12500人,当年在校生 25031人,比1949 年的 6803人增加2.7倍。师资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1983年全省师范学校教师中 48.6%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个比例比新中国建立初期提高 29.7个百分点。中等师范学校每年培养毕业生保持在 12000人左右,基本满足河南省普及小学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可以说,中等师范教育为河南省小学教育的普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等师范教育焕发生机。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河南省高等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1978年,国家批准河南增设 10 所高等院校,其中 6 所为师范院校,这样全省高等师范院校恢复到 8 所,在校生12210人; 1983 年发展到 9 所,另设 4 处大专班,在校生规模18747人,学 校 数和学生数分别比1978年增长12.5%和53.5%。1983年,河南省高等师范院校共有专任教师 3169人,是1978年时的 1731人的 1.83倍。

(三)教师培训机构恢复建立。1978年后,河南省高度重视教师在职培训工作。一是河南省在省、市、县相继恢复或新建了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中小学教师在职或离职进修培训。二是高等师范院校举办不同类型的教师进修班,同时开展业余函授教育。三是地市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中等师范学校 (含幼师)负责培训小学和幼儿园在职教师。四是为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和专业水平,还采取了多种举措,如离职进修班,函授,业余面授,组织教师参加广播电视大学、业余大学学习。

二、深化改革与多元发展期

20世纪 90年代至21世纪初,河南教师教育开始走向深化改革与多元发展期,表现为教师教育学历层次不断提升、开放化程度不断拓展、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等方面。

(一) 教师教育学历层次不断提升。河南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对全省师范院校进行了布局调整:绝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逐渐通过撤并等方式并入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非师范院校,数量众多的地市教育学院合并到普通师范院校或其他高校,一些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合并等方式升格为师范学院或综合性院校。此外,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开始参与到教师教育的事业中来。

总体来讲,20世纪 90年代后河南教师教育学历层次提升明显,教师教育正在从“老三级”(中师、大专、本科) 向“新三级”(大专、本科、研究生) 转化,中师阶段主要负责培养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大专主要负责培养初中教师、本科主要负责培养高中教师的格局逐步向大专主要负责培养幼儿园教师、本科主要负责培养小学和初中教师、研究生教育主要负责培养高中教师的新格局转化。

(二) 教师教育体系逐渐走向开放化。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河南教师教育开始走向开放化,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参与主体趋向多元化和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系逐步形成。同时,省基本上完成了“教师教育”对“师范教育”的替代。

1.教师教育参与主体多元化。1999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河南省完成了新时期的师范院校布局调整,形成了幼儿师范学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学院以及一些综合性高等院校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新局面。河南教师教育参与主体不仅包含师范院校,也包含非师范院校,体现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体系打破封闭局面、走向开放的显著特征之一。

2.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正在形成。以往,河南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由师范院校负责,职后培训的任务由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 (学院) 承担。2000年以后,教育学院逐步撤并,有的升格为师范专科学校,如 2002 年焦作教育学院并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有的转变为高职院校,如 2010 年开封教育学院升格为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成为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许昌教育学院联合许昌财税学校、许昌机电工程学校、许昌师范学校成立许昌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信阳教育学院联合信阳师范学校和信阳卫生学校合并组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还有的通过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如 2007年新乡教育学院联合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原大学成立新乡学院。河南教育学院是全省唯一以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为主的省属成人本科高等师范院校,但自1993年开始招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生,2004 年开始与河南师范大学联合招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生。教育学院的合并或转型意味着原有的独立的教师培训体系基本瓦解,客观上推进了河南省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进程。

“国培计划”等教师在职教育项目的开展加速了河南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进程。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高校纷纷承担起“国培计划”的任务,一方面促进了开展教师教育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加速了河南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的进程,提升了河南教师教育的质量。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1993年10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首次确立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并对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做出了规定; 1995年 3 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首次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 确立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1995年12月12 日,《教师资格条例》颁布,教师资格制度开始细化;2000 年 9月 23日,《〈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颁布,教师资格制度开始全面实施。国家层面教师教育的法制化表明教师教育制度化的到来,教师教育的法制化奠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基础。河南教师教育也从此走向法制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首先,传统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河南大学取得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立“教师教育”二级学科,培养教师教育领域的高级学术人才,相继又探索实施师范专业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其教师教育专业化正向纵深方向发展;河南师范大学进行了综合化改革,全面开启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新型教师培养方案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双轮驱动”模式研究与实践、新世纪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地方综合性本科师范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其次,新升本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为河南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成立的郑州师范学院所开展的小学教师教育改革充满创新理念,坚持“强技能、重综合、一专多能”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面向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与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模式。

最后,河南教师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也是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表现之一。一是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院校承担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任务,为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培养师资的院校培养目标各不相同。二是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呈现多元化。如打破单一的培养模式,探索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和本硕一体化模式,幼儿园教师综合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双师型”培养模式,特殊教育教师复合型培养模式,以及积极开展师范本科生主辅修制度和师范类专业“双学位”试点等。三是教师教育课程的多元化2011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颁布后,各个高校开展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课程的改革,已经摆脱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的束缚,建构选择性、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鼓励高校进行教师教育 MOOC建设以及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库建设等。

三、本土体系构建与内涵驱动发展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教师教育事业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立足河南省教师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情况,以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素质提升为核心,以“六大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教师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着力推进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一)以师德教育为基础,着力构建起基础教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新体系。每年坚持开展“一个主题、一系列活动、一系列典型”的“三个一”活动,不断着力构建起河南省基础教育师资师德建设体系。2013年以来,将师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颁布了《河南教师誓词》,建立了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建立了河南省师德教育专家库;把师德建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教师信用体系和师德档案制度;2015年开始,协助省委宣传部每年开展“河南最美教师”公益评选活动;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

(二)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构建起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新体系。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持续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着力构建高等学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教研部门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共同参与、联合培养师范生、联合培训在职教师的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教师教育新模式,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建设。实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引导发展计划”,创建实验区20个,覆盖全省本科师范院校和全省2/3的区域,构建了一个由20所高校、16个省辖市教育局、12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和教研室、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成的合作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启动实施了河南省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计划,以东南西北中五个片区为基本推进单位,建立了以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牵头的片区联合联动发展共同体。2016年,以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为试点,启动实施了省级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2016年圆满完成了1000名小学全科教师的招生任务,2017年计划招生3000人。聘任“双导师制”教师1300名;立项教改项目1100余项,引发了全省师范院校“3+1”、“4+2”等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立项建设54门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初步构建起国家、省、校三级课程体系;启动实施幼儿师范学校博雅教育引导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三)以“国培计划”为引领,着力构建起基础教育教师终身学习的新体系。依托“国培”,启动“省培”、引导“市培”、带动“县培”和“校培”,形成以“国培”为引领,以“校本研修”为基础的一体化管理、差异化培训的五级联动培训机制,形成从幼教到高中、从农村到城区的大培训格局,构建起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2013年来,累计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82亿元,培训教师近90万人次,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近9000个。在“国培”没有覆盖的区域,累计安排专项经费近1亿元,实施“省培计划”,引导各地深入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实现骨干教师培训的全覆盖,督促各地建立自身的教师培训体系,打造地方特色。每年安排专项经费400万元,启动实施县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引导发展计划,夯实面向乡村教师最基础、最前沿的服务平台,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目前,全省已建成34所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规划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标准化。同时,组建了河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盟,实现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以中原名师为引领,着力构建起基础教育教师梯队建设的新体系。自2013年起,每年安排500万元,启动实施了中原名师培育引导工程,致力于构建起以中原名师为引领、从新入职教师到教育教学专家、从校级骨干到省级骨干、从县级名师到省级名师的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梯队建设体系。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15年7月16日在头版头条以“河南创新开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农村娃、名师教”予以报道,省委组织部将中原名师列入省人才质量发展指数,省人社厅将中原名师、省级名师列入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截止目前,共培育中原名师55名、省级名师3500余名、省级骨干教师近3万名。以此,引导市县构建起区域内教师梯队建设体系,致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五)以“特岗计划”为引领,着力构建起基础教育教师补充的新体系。2013年以来,河南省同步实施国家和地方“特岗计划”,中央财政、省财政分别累计投入专项经费14.4亿元和11.8亿元,全省共招聘3.5万名特岗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其中,聘体音美、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占招聘总数的19%,师范类毕业生的比例在70%以上,在村小、教学点任教的比例在30%以上,服务期满留任的比例达90%。大力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累计为农村学校培养800名教育硕士生,为农村学校输送一批高学历、高素质和专业化的骨干教师。实施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工作,累计设立683个支教点,招募1946名志愿者,逐步建立起了一支巡回支教志愿者队伍,形成了覆盖农村偏远地区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六)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着力构建起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新体系。推动建立师范生教育实习经费保障机制。督促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财政拨款应按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1.5%至2.5%专项安排”的政策。调动符合资质的、有爱心的社会机构捐资助教,探索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投入机制。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我省出台的各项教师专业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资质标准等,推动教师教育“调研+规划+引导+制度+绩效”的管理模式,采取大数据评价、抽查评估和第三方评价的方式,构建以质量监测和信息管理为核心的教师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过程督导,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利用,探索形成完整的管理回路。

(七)强化待遇保障,着力营造乡村教师安心从教的良好环境。实施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建立中小学教师编制城乡统一、区域统筹、动态管理的机制,对农村边远地区,在教师编制、岗位设置等方面予以倾斜。认真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2015年以来累计发放补助7亿多元,惠及12万名教师。启动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计划投入资金19亿元,建设周转宿舍3万套。职称评定向乡村教师倾斜,对外语成绩、发表论文不作刚性要求,对男满55岁、女满50岁并在农村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直接评聘为中教一级;建立健全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农村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由省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建立乡村教师待遇政策落实保障督查机制。同时,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纳入省政府督政内容,与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改薄”、标准化建设等基础教育领域内的重大工程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对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透过历史回顾河南教师教育百年演变,是为了走向卓越。《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提出,加强教师教育,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完全实现这一目标,河南教师教育依然任重道远。当前,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教师教育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教师教育的模式与路径趋向多元,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教育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另外,河南省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资的要求业已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走向卓越”是河南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时代挑战和群众关切,展望未来发展愿景,河南教师教育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更需踔厉风发、敢于担当、再创佳绩。

统筹 | 陈凯

责编 | 黄发强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最权威教育信息发布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教育权威资讯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赞吧~↓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