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公映:接地气不高冷还很逗比
达蒙一个人在火星上生存
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能让拍过《异形》《银翼杀手》的科幻大师雷德利·斯科特放下筹备中的《普罗米修斯》续集,果断接手了这部新片?继《拯救大兵瑞恩》《星际穿越》之后,马特·达蒙这只永远等待被拯救的萌货,有什么招能让自己活下来?除了生存难题,独自一人被留在一个荒芜的星球上,怎么能想点法子自娱自乐?
《火星救援》更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完全没有硬科幻的冰冷疏远感,堪称近年来最接地气、不装逼的科幻大片
今日(11月25日),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马特·达蒙、杰西卡·查斯坦、塞巴斯蒂安·斯坦、凯特·马拉等一众好莱坞明星主演,中国演员高雄、陈数[微博]参演的科幻大片《火星救援》在国内上映。该片脱胎于网络小说,原书有详实的细节描写和理论支撑,同时又难得地饱含娱乐性和趣味性,电影也是如此。相比近两年来的其他科幻力作(《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等),。就像《Indiewire》评价的那样:它不像《星际穿越》那样雄心勃勃,而是打了一手稳妥牌:它是一部有脑子的商业大片,与现实生活的共鸣更强。
看点一:最有“群众基础”的科幻电影
改编自热门网络小说,不玩高冷不撑逼格,情节时刻新鲜好玩
达蒙在火星种土豆
电影《火星救援》改变自安迪·威尔的同名处女作,安迪是一个行星动力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达人,15岁就被美国国家实验室聘为软件工程师,算是民间奇人。《火星救援》的小说一开始不过是他发表个人网站上的免费文章,受到网友的热情追捧,后来在粉丝要求下放进了亚马逊平台,售价不过0.99美元,结果读者比之前免费版的还多,将小说推至科幻类排行榜榜首。这下出版社和电影公司不得不注意到它了,福斯公司买下了电影改编权。
网络小说的出身决定了它的独特调性,不玩高冷,不撑逼格,在充分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时刻都有新鲜好玩的情节出现。
所以《火星救援》是一部很别致的作品,不像其他科幻大片要么改编自科幻名著,要么聘请著名编剧操刀剧本,而是一部实打实一路被粉丝安利出来的作品。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已经可以从原著小说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成绩中得到证明,再加上好莱坞一线导演及团队的保驾护航,基本已经为成片品质上了双保险。
看点二:最寓教于乐的科幻电影
火星生存指南,太空农教频道,懂科学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火星种植指南
《火星救援》讲述的是马特·达蒙饰演的宇航员马克·沃特尼在一次天气事故中,被猪队友遗留在了火星上,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罹难。实际上命大的马克活了下来,但是他面临着生存物资即将告罄的危机,于是他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靠种土豆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跟地球上的同事建立起太空聊天渠道,全人类都能看见他的逗比和骂娘。最终在中美两国的联合努力下,马特终于迎来了一次十分宝贵的被营救的契机,那么问题来了,马克究竟能不能成功呢能不能……?
看这个故事,似乎就是太空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或者《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形单影只的一个人,要在寸草不生的遥远星球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马克被设定成植物学专家,这一身份使他能够克服最大的生存威胁——填不饱肚子。于是我们就看着马克在没有合适的土壤和空气的情况下,一步步手动盖起一座马铃薯太空庄园,用自己的排泄物和人造水浇灌作物成长。估计看完这部电影,所有观众都至少能学会种土豆了,并且由衷觉得,用科学智慧养活自己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看点三:最深入浅出的科幻电影
剧本有50页NASA细节,时间线经过精确计算,NASA都很服
科学宅起到了关键作用
诺兰拍《星际穿越》拉来了宇宙物理的顶级专家做顾问,在电影里也时时讲解,上来就一堆虫洞黑洞理论。《火星救援》就没这么心累啦,没什么看不懂的公式或理论,有的只是雷德利通俗易懂、流畅自如的叙事,有人说像科幻小清新。
影片总共拍摄周期大约是70天,其中拍摄NASA细节的内容就花了剧组21天时间,可见这绝对不是一部只展示种土豆和耍贫嘴的软科幻。
不过不讲理论不意味着无理可循,雷德利不请顾问的原因是原著作者已经够牛了。安迪·威尔曾亲自编写软件计算从地球到火星的航行时间,所以故事里的时间线都是经过作者精确计算的。更何况,剧本里有整整50页都是关于NASA的细节的,力求让宇航员的形象和行动细节符合真实情况。
对于这些神还原,连NASA指挥官克里斯·哈费德都说,都没见过故事如此精彩,又在技术上高度准确的作品。不过电影毕竟不是科学论文,还是有若干科学事实让步于艺术表现力的地方,比如火星上气压很低,根本无法形成风力能把人吹跑的沙尘暴,但为了坚决把达蒙抛弃掉给我们看,作者还是主动出bug了一把。
看点四:最具逗比气质的科幻电影
马特·达蒙化身话痨&段子手,做火星上自娱自乐的“小王子”
马特达蒙告诉你,逗比精神非常重要
小王子很孤独,因为他拥有一个星球,星球上只有他一个人。
《火星救援》里的马特·达蒙也很孤独,在离地球数年行程之远的荒芜星球上,他陷入弹尽粮绝的窘境,随便一个什么小的危险就能要了他的小命。
在这种情况下,绝望是活下去最大的敌人,若非有极其强烈的生存斗志,就根本打不赢这场仗。除了要自己创造生活条件,等待被拯救的达蒙还得做自己的心理建设者。
于是,他成了一个逗比……
没人说话就自言自语,处境艰难就自己给自己打气逗乐。原著中幽默搞笑的部分大多在电影中得到保留,比如绞尽脑汁终于跟地球建立起联系之后,马克发出的文字却既啰嗦又粗口连篇,在全球直播的情况下,屏幕里F字头横飞,总统也被拿来开涮。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谁叫他现在是全人类都在关注的小公举?一个人被仍在火星上,傲娇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作为火星上的第一个拓荒者,他还无聊到思考自己算不算太空海盗、如何算殖民这一星球这种问题。精神生活匮乏,就只能靠录太空日志和听迪斯科音乐来打发时间。千辛万苦重新见到队长之后,他居然没有首先感谢祖国,而是狠狠吐槽了队长糟烂的音乐品位!
马特·达蒙赋予了这个角色鲜明的活力。《拯救大兵瑞恩》《星际穿越》等片拍下来,马特·达蒙永远摆着一副呆萌的表情等待被解救,这些年来美国真是在拯救他上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呢呢。
看点五:最接中国地气的科幻电影
中国成扭转时局关键因素,陈数饰航天局女高管
香港演员高雄及大陆女星陈数饰演了中国航天局的高管
对于中国影迷来说,《火星救援》的亲切感还体现在片中的中国元素上。当美国制定的救援计划失败后,马克回家的希望变得渺茫,直到中国宣布可以提供帮助,事情才出现转机。香港演员高雄及大陆女星陈数饰演了中国航天局的高管,尽管操着一口有些别扭的港普,但好莱坞大片看着看着突然出现中文对白,还是不太常见的体验。
陈数透露,她试镜后很快就接到了通过的通知,这令她非常惊喜。她是雷德利·斯科特的影迷,因多年前看过《异形》,至今看到小龙虾都会有心理阴影。导演和团队都非常专业,导演也一直鼓励她,合作过程很顺利。遗憾就是跟许多其他演员一样,并未在片场和马特·达蒙见面或拍对手戏。
中国航天局起到决定作用是原著里就有的情节,而且书中还有后续,那就是中国航天局提出的帮助条件是下次太空计划要带上一名中国的宇航员,电影结尾有所暗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电影市场的扩大,相信越来越多好莱坞大片中会少不了中国元素的出现。
除了以上看点,雷德利·斯科特也在《火星救援》中保持了他一贯的电影制作水准,如在约旦玫瑰沙漠取景、与CG合成的火星表面荒芜景象,出色的氛围营造,精美的构图设计,细节真实的服化道,精妙的配乐和音响等等。
《Indiewire》发文评价这部电影:以商业电影的标准来看,《火星救援》是一部很聪明的大制作,剧情跌宕起伏也为观众带来了简单纯粹的满足感。《火星救援》不像《星际穿越》那样雄心勃勃,而是打了一手稳妥牌:它是一部有脑子的商业大片,与现实生活的共鸣更强。而《Variety》的评价则是,它重新点燃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渴望,激励新一代宇航员的诞生。
(何小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