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买家在“双11”活动中能否得到实惠,市民王先生认为:“双11只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的一个卖点,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都控制在商家手里,很多人被商家的宣传语所迷惑,却不考虑自己的‘荷包’。”因此,他建议大家多作比对,不跟风消费,理性对待“双11”。
在很多年轻人奋战“双11”的时候,45岁的市民黄先生更愿意在实体店购买。黄先生告诉记者,很多品牌除了在网上店铺里搞促销活动,在实体店铺也会给出较高的折扣,“年轻人喜欢网购,我还是喜欢在实体店购买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商品的质量相对有保障一些,衣服合不合身,试试才放心。”
E 反思:不能成网购的“俘虏”
在采访中,很多市民反映,其实有些网购产品并非急需,而是看到“优惠”、“特价”就把持不住自己。
市民黄先生认为,网商在“双11”促销是一种网络经济,网友适当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无可厚非,但更多的情况是顾客的盲目冲动消费。“每个人都有一种贪小便宜的心理,而商家正是抓住了大家这种贪便宜的心理暗示,打出促销的旗号;另外,现在不少带有暗示催眠作用的广告语也会让市民去购买一些并不是急需的物品。”
除了冲动消费,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尤其是在犹豫不决、可买可不买的情况下,人特别容易受人的影响。”因为身边的人都在“双11”这一天网购,自己收到的信息也是“某某商品打折了、某某东西降价了”,本没什么东西要买的人,也会觉得不买点什么就好像亏大了,“万一以后用得到呢!”于是就跟风买一些商品,成了网购的“俘虏”。
为了避免狂欢过后的财务危机,理财专家程先生提醒,快乐并理性着才是节日消费之道。程先生建议,事先要列出一个大致的消费计划表,避免过多的冲动消费;利用节日期间“更实惠”的促销时机购物是一种比较提倡的省钱型理财方式,但这并不表示节日期间所有的打折品都是值得购买的,在“求便宜、求实惠”的心态下购物,对于不是必须购买的商品,最好还是有所选择;如果信用卡到了将要或者已经透支的地步,即便有优惠活动的促销也该考虑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