涢水:排污多样 范围较广
时间:2014-08-01
作者:newsman
来源:随州日报

  7月上旬,连续几场雨水的滋润,干涸的水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近日,市环保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晓斌站在随县环潭镇竹园桥上,望着清澈的河水向下游奔流而去,欣喜地连声说道:“不错,不错,水质比前两年好多了。”常年奋战在环保一线,李晓斌对各类水质的“表现”异常敏感。经过四年连旱,眼前这番景象,着实让人惊喜。

  同一条河流,来自水下游的景象则让人高兴不起来。位于王福窑取水口下游不远处的曾都区南郊柳树淌社区弘大居民小区临河生活污水排放口,排污干管内,污水横流。306省道另一侧的居民生活污水,从这里直接排入水下游的白云湖。

  弘大居民小区临河生活污水排放口,只是白云湖周围72个排污口中的一个。多年来,这些排污口“堵不住,疏不通”,成为困扰50万随州市民的一个心病。

  涢水发源于大洪山,是随州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它哺育了两岸随州人民,是随州大地的生命之源,为沿途乡镇及随州城区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近年来,随着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污水废水偷排、随意排放的现象严重,水污染的情况常有发生,严重威胁周边地区及随州城区居民的饮水安全。

  从随州城区驱车沿306省道向环潭方向行驶,来到王福窑取水口上游300米处的健民桥桥头。这里看到,306省道北侧,一条排水渠直通水河,排水渠堤坝上,一个移动垃圾箱内装满了各种生活垃圾,装不下的垃圾则随意堆放在桥头,甚至洒落在水渠内,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水渠内,一股水流流进涢水河,水底呈米白色。

  排污渠两边是大片农田,绿油油的禾苗正在拔节成长。曾都区环保局副局长王永新介绍,这条排污渠上游七八公里有一条山冲,当地有居民开展小型养殖活动,居民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全部通过这条排污渠排放到水河,呈伞状排污。“目前整个涢水水系,已由过去单一的工业污染,演变成集工业排污、农业排污、生活排污为一体的多种污染形式,排污面积和范围更广,更加难以控制。”王永新说。

  沿306省道继续向涢水上游行进,穿过安居集镇,来到安南山大桥。河道两边的环境状况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善,河道内基本看不到明显的垃圾,河对岸的一家采石场,也已停工。但在安南山大桥安居集镇桥头一侧看到,河堤上仍放置着一个垃圾清运箱,堆满各类垃圾;桥头,一堆建筑垃圾倾泻而下,直抵河道。“垃圾箱位置设置不合理,河道远处还有垃圾。”李晓斌指出。

  车往前行,来到环潭镇集镇,涢水河边,临河一排三层新居引人注目。河堤护坡上,一根排污涵管直抵河中,有生活污水从中流出。在距排污管上游不到10米的地方,有居民在河里洗菜。

  随县环保局副局长韩建文介绍说,这并非个例,因财力、处理设施不配套等多方面原因,涢水沿途乡镇集镇居民生活污水直排的现象比较普遍,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

  地处涢水源头的洪山镇,10余家罐头厂或“冷冷清清”已经停产,或“热火朝天”正在对排污设施进行改造。这些罐头厂曾因偷排生产污水而广受诟病。韩建文介绍,本月初,他们对园区11家罐头生产企业的排污状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召集企业老总召开座谈会,宣传政策法规。针对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要求企业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改造,达到要求的方可上马生产。

  一路走来看到,涢水水域的环境变化引人深思,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各方迅速行动起来。

  在城区白云大道,记者看到,城南污水收集管网的重要工程——白云泵站内,工作人员正在安装调试设备,8月初将投入使用。届时,白云湖周边首批36个排污口将并入该管网,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最终在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直排的现象将得到有效改善;涢水沿线各乡镇,也正在纷纷开展垃圾清理、环境治理工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水系环境。

【责任编辑:清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