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老教授鼓励随州一中学生——“我在清华等你们!”
时间:2013-04-25
作者:张顺
来源:随州日报

  “我在清华等你们!”4月22日晚,清华大学74岁老教授蔡大用的一句话,使随州一中的学生们激动不已。当日,清华大学几位教授发自肺腑的人生经验和谆谆教诲,给人以很多启发。

  上八个月大学如何成为教授

  “我只上了8个月的大学,如何能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清华大学微电子学教授向采兰,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随州一中的学生们:要学会学习。

  向采兰教授出生在湖南农村,是本县第一批考上清华的“才女”。她谈到自己的中小学学习,是在边帮家里做“打猪草”之类的农活儿边读书中度过的。因为回家要做农活儿,在学校上课学习的效率就特别高,注重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抓住各门课的主干,再逐步扩展,就学得特别扎实,记得也特别牢。同时,并不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而是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在中学是团支书、是合唱团的教唱员。

  “中学的这些经历,使我在读了8个月的大学之后,不至于迷失方向,在很困难的情况下,仍能够坚持学习。”向采兰教授说,她在清华大学读了8个月的大学之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各种艰难的情况下,她仍然坚持学习,制订完整的学习计划,终于学有所成,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而蔡大用教授也一再告诫学生,一定要学会自主学习。

  适应祖国需要三次转换专业

  针对随州一中学生提出的 “选文科还是选理科”“学数学枯燥怎么办”“你舍弃了自己心爱的专业后悔吗”等问题,蔡大用教授说:“个人的兴趣要服从祖国的需要,而且,个人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做数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很充实很快乐,我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无怨无悔!”

  蔡大用教授说,自己在读初中的时候,因爱玩,在班上排名21位。后来奋起直追,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事半而功倍。小时候向往穿上白大褂当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1958年考大学时,国家需要培养搞“两弹一星”的人材,就报了清华大学的国防专业。经过5年的学习,做好了参军的准备,也有了穿上军装到军营的志趣,可学校需要数学方面的教师,也就留校做起了应用数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当你了解了你所学习、从事的学科、工作,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你就不会觉得索然无味,你就会培养出对这个学科、工作的兴趣与感情。前几年“非典”流行的时候,自己与同事们利用数学模型,对“非典”的流行与防范,进行了准确的预测,那种成就感与神圣感就会油然而生。

  正是有了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蔡大用教授自豪地说:“我是74岁的年龄,47岁的心态!”

  清华梦是一种人生进取精神

  “选择清华,是选择一种人生方式,一种人生精神。”清华大学湖北招生组负责人南彬教授说,近几年清华大学在湖北录取的学生数,在全国占第二位。许多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清华梦”,都在为圆这个梦而拼搏。而进入清华的方式,可以在高考的时候报考清华,也可以在其他的学校毕业之后再报考清华的硕士、博士。即使没有进入清华,有这个梦想,也可以激励我们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随州一中校长蒋从安说,能进入清华大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是,“清华梦”会激励所有的学生积极进取。人生需要理想,需要目标,而一个崇高的理想和目标,会激发出无限的潜能。这些教授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经验,给了我们师生以难得的启示。

  “考上清华并不神秘,我在清华等你们!”报告会结束时,蔡大用教授再次大声地激励着随州一中的学子们。

【责任编辑:娅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