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叶绿春意闹,耕田播种正当时。乡亲们春耕生产准备得如何?田间管理中有哪些困难?抗旱保产能否实施到位?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到随县高城镇村组走动,来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和有关单位采访,惊喜地发现,乡村田野也悄然兴起“时尚”春耕之风。
订单农业成为“定心丸”
在新屋村8组,笔者看到村路两旁连片的阳畦里一片绿色,农民钦大叔正在地里忙活,拾掇着初长成的苦瓜菜苗。要是往年,这些地块都因连年干旱而弃耕,今年却一反常态,种上了苦瓜。
村干部蒋如保介绍说,这些苦瓜是农民和当地的中草药企业签订种植合同后种下的,苦瓜丰收后由企业根据合同协议收购,这为农民大片种植苦瓜打了“定心针”。
原来,中草药出口企业因原材料收购渠道不稳定而苦恼不已,高城政府因势利导,积极牵线搭桥,撮合农民和中草药企业“联姻”,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发展订单式中草药种植业,把亦蔬亦药的苦瓜、何首乌等中药材作为抗旱试点品种小范围推广。既稳定了农民种植收入,也为企业稳定原材料供货渠道、扩大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证。
“虽然只是小范围试点签单栽种,但是前景很看好”。当地一中草药企业老板说道。
如今,高城镇走出了一条旱涝保收的避灾农业路子。
育秧大棚叫好又叫座
在大桥村1组,田野里一座巨大的工厂式白色大棚格外显眼。附近村民介绍,这是该镇新建的工厂式育秧大棚,今年,全村大部分农户的水稻秧苗要依靠这座“育秧工厂”供应秧苗,再也不会为买稻种、买薄膜、架育秧棚、整苗床等一系列繁琐的育秧工作辛苦忙活了。
走进这座占地5000平米的大棚,一眼望去,满眼青绿色,苗床上满地的秧苗长势良好。大棚工人小罗说:“这些天秧苗能出棚进入销售环节了,已交定金的农户陆续来领秧苗了”。
据高城镇供销社主任余勤品介绍,这座投资50多万元的高标准育秧大棚将育秧1500亩,为当地农户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秧苗。工厂化统一育秧既保证了秧苗质量,也解放了人力,节省了育秧成本。
在该镇大棚育秧现场观摩会上,就有240多户农户积极参加了大棚育秧。
电话遥控种粮也疯狂
由于持续数年的干旱,越来越多的高城镇青壮年农民被迫放弃在家种田,选择外出务工赚钱,留下老弱病残看守门户。然而春耕好时节,这里并未因劳动力短缺而使大批良田抛荒。
笔者在高黄村了解到,该村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促进农耕生产相结合,动员在家党员干部、流动党员组成互助组,以组、湾、畈为单位帮扶困难户、无青壮劳动力的家庭积极开展育秧和田间管理,通过优化配置男女劳动力资源,让所有困难家庭、留守家庭的农田实现应耕尽耕。
在这一过程中,电话起着重要作用。高城镇农机中心主任王海军介绍,今年春季雨量充沛,很多外出务工农民得知后种粮积极性大增,用手机电话遥控种田,打电话请亲戚朋友帮忙耕种、或委托种田大户用机械耕田、插秧机插秧,尽管自己不回乡亲自动手,但是农事一点不耽误,耕田、买农资、插秧、田间管理等都通过电话沟通就能一一解决,有的还预定了农业信息手机套餐,人在异地却能将家乡农事一手掌握。
此外,该镇农机、农技和相关服务部门还积极开展先进农机具的宣传推广,协调农业机械手组成代耕、代插秧队转村转组,帮忙耕田插秧,让困难家庭、缺机户的难题轻轻松松得以解决。村农资超市实行一条龙服务,农户打个电话就能把农资送货上门,这些措施让今年的春耕格外轻松时尚,农户打工、种粮两不误,钱赚得更多,日子过得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