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发展改革过程都伴随着机遇和考验,蕴藏着活力和艰辛。随县这个年轻而又古老的县,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凝聚着全国各级领导殷殷的关心和呵护,蕴含着世界华人深切的情感和希望。在这片生机勃勃,亟待建设的热土上,“发展”和“改革”是永恒不变的主题,随县发改人用自己行动,诠释了“发改”内涵,书写了前进道路上的辉煌。
构筑“随县梦想”
“随县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构筑“随县梦想”纲领性规划。”发改局党组书记董立勋说到。
坚持把宏观规划编制作为新随县打基础、谋长远、求发展第一抓手,进行顶层设计,整体实施,全面推进,创造性的将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变成随县的工作思路,变成上下抓落实的具体措施,变成推动跨越发展的具体项目,为随县人民描绘了一个特色工业、农业、旅游业竞相发展,一座精美生态园林县城,一群特色鲜明小城镇和一个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一套充满活力体制机制,营造了人、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美好蓝图。目前,一批大投资、优质的制造业项目落户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产品深加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纺织服饰、石材加工四大主导产业逐步壮大;土地整治、田间工程、小河流域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一批重大农林水项目稳步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县行政中心、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档案馆等一批新县城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城镇面貌日新月异;西气东输二线、麻竹高速随州西段、二妹山风电场等一大批交通能源项目顺利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网改造、管网改造、镇区改造、环境保护等一批基建工程依次推进,一副多点支撑,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魅力随县”正在逐步浮现。
发出“随县声音”
以干求助、以情感人、先动手再伸手是随县立项争资、对口帮扶的指导性思想,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出“随县声音”是实现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多重帮扶要素突破中凝练出来的“法宝”。
连续争取到将随县列入全省扩权县、“全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全国产粮大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生猪调出大县”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扶持对象,将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等政策支持。累计向上争取项目1055个,落实中央、省级无偿资金48.23亿元。公检法司业务用房项目全部一次落实到位,同时争取随县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两大城建项目和随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两大社会事业项目,这在全省都属于首例。
创造“随县速度”
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稳投资就是稳增长,这是由全市发展实情所决定。
建县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以超过30%增幅高位运行。建立了领导包保、集中开工、现场观摩、一企一策等一系列投资和项目推进制度,形成月衔接汇报、季督办通报、年终考核奖惩常态化工作机制,探索了重点项目宣传报道、跟踪监管、部门横向衔接等具体综合工作办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19亿元,其中,2010年就实现投资翻一番,完成投资89.43亿元,同比增长101.3%,增幅位居全省第一,综合排名全省第五;2011年投资突破百亿元,完成108.53亿元,同比增长38.3%;2012年完成投资152.8亿元,增长40.8%;2013年计划完成199亿元,争取突破200亿大关,为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二方阵”提供强劲支撑。
夯实“随县支柱”
交通能源产业是随县发展支柱,直接影响未来随县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对此他们有着清晰的认识。
一方面捕捉信息,借力发展铁路项目。把准了政策节拍,跟上发展节奏,将小厉联络线扩能改造项目纳入国家近期启动宁西铁路正线建设,将随县客运站、小林百万吨货场项目纳入小厉联络线规划设计,将县城道路规划部分涵洞建设纳入小厉联络线立交工程方案,借力节约县域交通物流业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创新体制,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谋划建设了二妹山、天河口区域、大洪山区域风电项目,目前,随县二妹山和天河口风电场即将成为全省最大风电基地,预计到2015年,全县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万千瓦以上,国、地年税收收入将达到1亿元以上,必将成为随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擎天之柱”。
弘扬“随县精神”
咬定目标不放松,扎实苦干不空谈,面对困难不停步是“随县精神”内涵。
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作战员”,始终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高度,抛弃任何部门利益,想问题、作决策、拿措施始终与县委、县政府发展战略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是立项争资“采购员”。对上级承诺帮扶的重点领域和项目实行 “紧盯不放”,确保争资力度增大,总量增长,份额增加,切实端好了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这块“蛋糕”;是项目建设“服务员”。充分发扬“白加黑”、“五加二”工作精神,不分白天黑夜,不谈周末休息,冒着酷暑,踏着严寒,扎实履行督办推进,跟踪监管,协调服务工作职能,各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无不浮现着他们勤劳的身影,抛洒了辛苦的汗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