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随县 > 正文
沪语版《新闻坊》有望扩至周末双播
时间:2012-06-26
作者:
来源:

晨报图片 制图 夏曾珍

晨报图片 制图 夏曾珍

晨报记者 朱美虹

《新闻坊》上周六首度试水沪语新闻播报,记者昨天获悉,该期沪语版以6.1%的收视率成为《新闻坊》一周以来的收视最高,当天的收视最高点正是学说上海话的“闲话交关”板块,可见节目颇受观众欢迎。不过,对于部分观众全盘沪语化的希望,节目组表示目前还无法实现,需要经过更多调查研究后一步步改进。如果收视率理想,沪语版《新闻坊》也有望从如今的周六播扩容至周六、周日双播。

“观众朋友大家好,今朝是阿拉上海闲话版本第一趟跟大家见面”,随着主持人黄浩与一雯的开场白,首期沪语版《新闻坊》于上周六晚开播,节目播放了地铁色狼、端午赛龙舟、粽子折价、高速公路飙车等新闻,黄浩与一雯则用上海话来评论、解说,让不少上海观众感到亲切。对于该期节目,上海观众在网上热议时普遍给予了正面反响,但也提出一雯上海话功力稍弱、节目的新闻部分还是普通话,尚未实现全部沪语化等意见。

SMG电视新闻中心通联新闻部主任、《新闻坊》负责人杨晓明昨天告诉记者,这两天来自己得到的反响也不错,“我看到有些网友的评论文字都用上海话读音来写了,大家对这事都相当肯定”。不过,对于网友“全盘沪语化”的建议,杨晓明表示近期内还无法实现,“现在只播了一期,还没有具体的调研分析数字,无法预测如果全部改成沪语是否会有听不懂上海话的观众流失。上海毕竟是国际大都市,主持人的谈话用上海话没问题,但播放的新闻信息,我觉得现阶段还是用普通话比较合适”。至于观众对于一雯上海话功底的质疑,杨晓明称这不算大问题,“撇开上海话是否标准这个话题,一雯在其它方面都是很到位的,她在谈话中发挥了作用。她的上海话的确有些不准,上海人称自行车为‘脚踏车’,但她直接却说成了‘自行车’,这些表达上的不足,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和把关会有所改进”。他还呼吁观众别纠结于部分字词是否标准,“我觉得没有必要非常标准,毕竟语言是与时俱进的,四五十岁的上海人和80后、90后说的上海话就有点不一样了”。

记者还获悉,由于节目是直播,主持人的播报和评论都属即兴发挥,因此无法提前配备字幕,而如果收视率理想,沪语版《新闻坊》也有望从如今的周六播扩容至周末双播。

◆主持人受访

黄浩:沪语版准备时间多一倍

“说实话,听到让我来主持,我真的有点‘抖豁’,这可是个直播节目啊。”沪语版《新闻坊》主持人黄浩告诉记者,由于十几年来习惯了用普通话做节目,一旦要改口沪语还真有点不习惯,“第一次拍样片,我就说错话了”。“观众朋友大家晚上好”,这是黄浩早已说惯了的一句开场白,然而,那天录沪语版样片将之直接“翻译”成沪语脱口而出“观众朋友大家夜道好”的时候,他反应过来说错了,“上海人打招呼哪有分早上好晚上好的?所以之后我就简化说‘观众朋友大家好’了”。那一次,他连犯了五六个小错误,“同样是直播,如果说普通话我压力不会这么大”。而在现场,他还得做一道翻译工作,把提词器上的普通话概要用沪语表达出来,“我们最初试过提词器上的文字用沪语读音来写,但看到‘勒么桑头’这种词,怎么可能一下子反应过来?最后还是改成了普通话”。因此,黄浩称沪语版的准备时间要比普通版多一倍,“普通版的话我16点到岗,17:30进直播间,但周六我就是14点到岗,准备时间多了一倍”。

由于拍摄过三年沪语情景喜剧《开心公寓》,黄浩自诩沪语说得还不错,“我有一些大哥大姐是沪剧名家、滑稽演员,吃不准的词我会向他们多请教。我的沪语没有他们那么传统,和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接近吧”。沪语版之外,他也会主持日常普通版,届时将在两种语言中转换,而生活中,他表示尽量会多说沪语,“有过孩子说沪语时把出生证念成‘畜生证’的,这可不是笑话,是真事”。

◆专家意见

钱乃荣:大部分人讲的上海话就是标准

“蛮好,就是中间穿插的普通话新闻占到了一半多,实在太多了。”长期致力于吴语研究和方言保护的钱乃荣教授对于沪语版《新闻坊》表示认可,昨天他告诉记者,获悉开播消息后,上周六特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看节目,对于网友反映主持人的上海话还不够标准的问题,钱乃荣保持宽容,“说话人人都会说错,普通话节目也会有说错的,关键是沪语亲切、生动,主持人只要自如地去说就行了,不用太去讲究‘尖团音’”。

普通话不分尖音和团音,但在一些方言如沪语中,尖音与团音并不相同,如尖、千、仙和兼、牵、掀,读成普通话发音相同,但在传统上海话中发音并不同。不过这样的发音,钱乃荣称目前大概只有6%的上海人才会了,“黄浩在节目开播前曾给我打电话询问了几个词的读音,我发现在节目中,他有些用了尖团音有些没有。其实根本没必要在意尖团音,也不用去学广播《阿富根》里的上海话,这种话平时都已经没人讲了,听上去反而别扭,我认为大部分人讲的上海话,就是标准上海话”。

在钱乃荣看来,与其纠结主持人的上海话是否标准,更关键的是让上海小囡多说上海话,“我小学二年级的外孙女就不会讲,她听得懂但不肯开口,就是因为很多人说这也不标准那也不标准。现在的小学生连母语也要学习,真是挺悲哀的,但只要学校给予上海话环境和风气,孩子学起来是很快的”。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