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世界杯记忆 初三学生不被允许看直播
时间:2014-07-15
作者:木木
来源:中新网

  当地时间7月13日,德国队队员在颁奖仪式上高举大力神杯欢庆夺冠。

  黄包车车夫小周边与其他同行边聊天边等待乘客。 范雪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西城区新街口房管所的建筑工人在看世界杯新闻。

  里约热内卢贫民窟里的足球场。

  7月14日,随着德国队问鼎冠军,巴西世界杯落下帷幕,燃遍全球的足球激情也将慢慢减退。在为期1个月的狂欢里,每个卷入其中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表演者。无论年龄、职业、国籍,他们都在世界杯的大背景下,用自己的小生活,书写着独特的世界杯记忆。

  无论场内还是场外,欢笑、泪水、愤怒、意外、悲痛、狂喜,都成为每个球迷脑海中,对本届世界杯最好的诠释。而他们在这一个月昼夜交替的等待与纠结、努力与担忧、坚守与改变都从侧面还原了一届属于每个人的巴西世界杯。

  张哲豪 15岁 初三学生

  6月15日早上,张哲豪坐在教室里,趁课间补看世界杯新闻,并得知西班牙队以1∶5惨败。张哲豪是北京景山学校的初三学生,已经开始的世界杯,对于6月24日参加中考的他,根本不可能看比赛直播。他最支持西班牙队,但也只能在赛后抽时间看看新闻报道。

  张哲豪所在的班级有几名同学和他一样,也是西班牙球迷。“当时,我们班里的气氛还是很‘悲痛’的。之后我和同学一起看了比赛回放。也不知道西班牙队怎么就输得那么惨,可能因为欧冠导致队员体力不足吧。”

  中考后,张哲豪很想马上看世界杯直播,无奈他还要参加另外一场考试,只能再次投入复习。直到7月8日考试结束,他才有机会熬夜看球,但对于这名中考生而言,不用被“剧透”的比赛只剩下4场了。

  黄意纯 23岁 大学生

  同样是毕业,大学生黄意纯的时间就宽松多了,但从她离开校园的那一刻起,看球的气氛也淡了下来。“我是德国球迷,有一个室友也是。在学校的时候,我俩经常在一张床上,对着一台电脑,戴着同一个耳机看球。”黄意纯说,“德国队打加纳队那场比赛,格策进了一个球,室友是格策球迷,她当时激动得一下坐了起来,把我那一侧的耳机都扯掉了。”之后,克洛泽进球,空翻庆祝,黄意纯和室友不约而同地抓住对方的手,几乎同时尖叫起来。

  小组赛还没结束,黄意纯的大学生活就结束了。6月27日凌晨,她在回家的火车上,准备看德国队和美国队的比赛。为了不因为坐火车而错过德国队的比赛,她特意下载了免流量看世界杯的手机应用。然而当她打开手机,却发现火车上连接不到网络,筹划已久的看球计划就此泡汤。

  7月5日,黄意纯本打算和父亲一起看德法大战,但父亲却躺在沙发上睡着了,她只好搬来一张小板凳,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球到深夜,饥饿到极点的她很想下楼买一桶泡面,但家里不比学校,附近没有一家商店为球迷开到凌晨,她只好从冰箱里随便找了点吃的。

  王涛 24岁 医生

  王涛在安徽省立医院工作。他是阿根廷队的铁杆儿球迷,但因为工作太忙,他只看过几场比赛。有一天晚上,他看球到深夜,第二天上班很没有精神,状态特别不好。作为医生,工作状态尤为重要,所以,以后的日子,他只好放弃看球。

  “世界杯期间,眼科门诊病人明显增加,现在很多人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看球,在黑暗的环境下过度用眼,对眼睛损伤很大,主要会引起慢性结膜炎,也会引起充血的症状。”王涛说,有一位病人,本身就是高度近视,最近工作疲劳,再加上看球用眼过多,引起了黄斑出血,“病情很严重,不得不做了手术”。

  小周 30多岁 黄包车车夫

  清晨6点,小周和其他黄包车车夫在三里屯的一个路口,等待看完球回家的球迷。远处走来一位外国姑娘,小周朝她的方向喊道:“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里)?”两人用英语谈了几句后,外国姑娘坐上了小周的黄包车。

  小周是河南人,在一群黄包车车夫中,他显得格外年轻。对小周来说,看世界杯是难得的享受。小周是巴西队球迷,半决赛德巴大战,他看了一大半,但巴西队带给这位夜间工作者的,只有失望和一句吐槽:“感觉比赛‘太精彩了’”。

  小周每天都要通宵工作,绝大多数时候,其他人在看世界杯,而他在招呼顾客,或在送顾客回家的路上。三里屯原本就是北京的不夜城,世界杯这一个月,夜间客流量更大,小周也赶上了世界杯的商机。但庞大的客流量并不意味着做生意变得容易——只有住在附近的球迷才会搭乘黄包车,而整个三里屯一带,有数不清的黄包车车夫在招揽乘客。酒吧街不时爆发出球迷的欢呼声,小周在路的尽头彻夜等待着。

【责任编辑:木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