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需做到公开透明
时间:2014-10-23
作者:newsman
来源:随州网

  研究表明,公众在舆情危机期间,获得的信息越多,对有关部门的信任度就越高。只有公开、透明,以清晰信息克制模糊信息, 才能避免谣言,主导舆论。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过一个传播学的著名公式: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在我们引导舆论或者简单说就是跟帖回复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清晰信息的必要性,充分利用所在单位掌握的清晰信息,做好公开透明。

  一旦出现谣言惑众的情况,组织在舆论上处于被动局面时,只要改变封锁消息、保持沉默的驼鸟做法,提高透明度,加大信息量,以清晰信息克制模糊信息,就能很大程度上控制谣言,改善被动局面。比如说前段时间的辽宁城管打人,在事发24小时内,在官方回复、引导、评论里面都是模糊信息,正在调查、对当事者已经严肃处理、发布道歉,那么处理的谁,名字职务呢?按照什么规定进行的处理?处理的具体结果呢,道歉内容呢?都模糊掉了,结果了第三天负面信息开始发酵了,最后上了焦点访谈,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当然该处理的还是严肃处理了,但早处理几个小时可能结果就会不一样,有时候我们在面对舆情的时候没有底气也缺乏正视错误的勇气。

  当然这中间有些信息也不是说能够一味的做主去说去做的,但是在尽可能的范围,我们要在引导、评论的过程中信息尽量具体化、清晰化。舆论媒体在这个时候就不能一味跟风,官方媒体要起到了带头公开、透明,使起到减缓解舆情发酵,矛盾激化作用。在自媒体时代,堵已经逐渐失效,梳才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在百姓越来越熟练的掌握网络手段的时代,这也是唯一的方向。

【责任编辑:清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