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年轻人就让座问题起冲突,印象中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但这次后果最为严重。9月9日下午,一名老人在郑州919路公交车上突然倒地猝死。车上乘客称,老人之前曾因让座问题与一名小伙发生争执,内容大概是老人让小伙让座,而小伙没让。其间,两人曾发生辱骂,老人还动手打了小伙四个耳光,不过小伙没有还手。据悉,老人的家属在接受急救人员询问时表示,老人患有心脏病。
这位老人虽已与世长辞,身后事却在网上持续发酵,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显然远远超出了他和那位年轻人的预料。尽管争议颇大,依我看,有些共识还是可以达成的。例如,作为守法公民,与他人有分歧不能诉诸暴力,而年龄也不是为暴力免责的理由。即便他当时急需一个座位的原因是身体不适,那也应该寻求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此外,倘若目击者所言属实,小伙没还手则是好样的,这倒不是说要汲取教训,以免遇到讹人的家属,而是对长辈还以暴力违背公序良俗,再有理的事估计也说不清了。
事实上,让座的话题早已不算新鲜,但至今很多人不能接受一个观点是,每个乘客只要系掏钱上车,且没有坐在为特殊人群设立的专座上,便可理直气壮地使用座位。这是有偿服务授予的权利,你可以说主动让座者体恤他人,德行优良,但不能反过来说不让座就缺德。之所以一些老人误将让座当义务,或与一贯道德绑架式的宣传有关,公交地铁翻来覆去的语音提示就不提了,更有甚者还动辄曝光不让座者。
长此以往,结果便是权利和义务乱成一锅粥,永远有大老爷们斜躺在特殊座位上,也永远有激动的老大爷对着无辜的乘客大呼小叫,在此番扇耳光前,报载还有老年人对着年轻姑娘一阵乱蹭,逼得人家只好起身。这种事多了,旁人似乎连上前调停都需要勇气,因为有的在讲情,有的在说理,脑细胞不足都厘不清头绪。所以我们看到,在郑州这起事件中,正当双方的争执胶着之际,公交司机的第一反应也是喊道:“你俩别吵了,再吵都下车”。是啊,天知道车厢里这么多座位,老人是如何偏偏看上那一个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但凡老人与年轻人在公共场合起冲突,抢座位也好,为广场舞斗气也罢,一经传播总会挑起话题,引得各界吐槽。结果通常是一方抨击对方“没素质”乃至“缺德”,另一方则回击“倚老卖老”、“果然老人变坏了”。当然,在这种角力中,年轻人一方的声音总是大一些,暂不论有理与否,他们普遍更熟练地使用各种网络工具。至于老人在想什么,年轻人真的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