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完高考录取相关事项后,对于体优加分乱象的调查和处罚,也要最大程度保证公众知情权。 在处理体优生加分事件时,应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公开。要最大程度保证公众知情权。捂盖子、躲猫猫,都只是掩耳盗铃。
沸沸扬扬的辽宁体优生高考加分事件,在各方努力下,正在告别扑朔迷离,朝着真相越走越近。
据报道,辽宁1072名加分考生中,有270名考生提出放弃加分资格;而体优生最集中的本溪高中的87人,有66人放弃加分。其他802名加分考生,也正在接受“网晒”。阳光照耀之处,高考体育加分的“黑箱”正在慢慢打开。
高考既事关教育,也事关民生。加分事件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亡羊补牢、妥善处置。能不能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考验着相关部门的行政能力和治理水平。从派出督查组分赴各市,到所有应联系的考生全部告知;从对继续申请加分的考生进行复检,到复核后的加分资格名单网站公示,辽宁的一系列举措,显示了打开加分黑箱的决心,也应能以公开透明解决好问题。
对于这一高考加分事件,质疑强烈、诉求明确,相关部门在处理时,应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公开。捂盖子、躲猫猫,都只是掩耳盗铃。跳出学校、教育部门乃至地方政府的利益藩篱,邀请媒体、家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人士监督,重新复核、复审,才能在处置上得个高分。802名加分考生资格复核向社会公示,正是在这个原则之下挽回信任的有效举措。
辽宁方面表示“对于主动放弃加分资格的考生,按取消加分后成绩参加录取”,也有家长存在异议,认为这是纵容造假。对此,辽宁方面或许也要更好地以公开来凝聚共识。一方面,说明自己的“法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有权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处理。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己的“道理”:高考录取迫在眉睫,200多名考生的前途也不能因家长、学校或主管部门的原因被“一棒子打死”。
更重要的是,在处理完高考录取相关事项后,对于体优加分乱象的调查和处罚,也要最大程度保证公众知情权。以本溪高中为例,一些体优生加分实为“买分”:“足球4万多,游泳7万到8万”。这样明目张胆的作弊,谁来负责任,还得查清楚、说明白。如涉及贪污受贿等,公检法机关应择机介入;涉事学校的责任也应依法追究,并取消省级示范高中等荣誉。要以给予造假者最严厉的惩处,来警示后来者,保障高考的公平和严肃。
对于高考加分,争议由来已久。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加分本无可厚非,也体现着相关部门在教育导向上的作用。但如果把加分搞成了“暗箱操作”,只会增加公众、高校和社会对加分制度的反感,消解其合理性和影响力,更谈不上发挥“高考制度重要补丁”作用。而且,作为公平的维护者,主管部门如果遮掩问题,更会损及整体的社会公义。
理顺加分乱象,处理好当前热点事件是治标,最终还得治本。一方面是体育乱加分,一方面是学生体质羸弱。其实与其给少数人加分,不如给多数人加分。高考时,不妨试点把身体素质测试纳入高考,哪怕只有10分,也能从源头上引导中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既避免学生重学轻体,又能杜绝乱象,岂不两利?(鲁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