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需德才兼备 但德在才先
时间:2014-05-16
作者:newsman
来源:网络

  最近,舆论场中出现一种声音,认为某些被调查的官员虽然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但他们能力较强,政绩突出,言下似有惋惜之意。笔者对此种观点不以为然,并认为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首先笔者要说,德者政之始也,对官员才能应全面认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政治的核心要求是“政者,正也”,官员的理想形象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发展到今天,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为全面和丰富。《公务员法》中明确要求公务员应当“具有良好的品行”。中央2002年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已经提出“德才兼备原则”和“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今年1月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突出强调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并在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之前加上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定语,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是皮,才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也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部分官员信奉实用主义,盲目追求GDP和政绩,结果导致社会矛盾丛生。一个官员如果没有把群众放在心中,其才能越大,对群众的伤害就越大。正如庄子所云: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今天的领导干部要有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以及学习创新的能力,但容易忽略修身为从政之本。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并发表讲话:“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领导干部是表率,其言行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宁静是心灵的井然有序,勤于修身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这是人生的大境界。明代政治家和军事家王阳明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执政为民,克己奉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如是则可以身安誉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分别是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清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