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的本质,不仅是体力的较量,更是权利的失衡。在许多家长看来,收拾“不听话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殊不知,家暴不仅带给孩子身体上的伤害,还给他们留下难以消弭的精神创伤。忽视孩子的主体性,将孩子看成一个“欠管教”的客体,这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教育观念,说到底就是教育功利化、工具化的产物。
在家暴的阴影下,有多少失去安全感的孩子,开始用胆怯、偏执乃至仇视的眼光打量这个未知的世界?就此而言,在孩子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暴力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毕竟,暴力会逐渐升级,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预防家长将暴力之手伸向孩子,就必须在家庭暴力和教育权利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隔离带。
许多家长并非不爱孩子,只是他们对爱的理解和表达有偏差——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却忽视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不能与孩子真诚对话、平等交流。许多家长并非没有为人父母的责任与担当,只是缺乏笃定的价值信仰和深刻的生活认知,让他们“只要一轻率,就会变得糊涂”,用暴力的手段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孩子。
要实现“天经地义”到“一次都不能有”的转变,固然需要家长们价值排序的更新,也离不开坚实的制度支撑和社会支持。一方面,要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落到实处,发挥制度应有的效力;另一方面,全社会要塑造对家暴“零容忍”的态度,对“打孩子”坚决说不、果断喊停。只有将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孩子们才会免除“家暴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