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月下旬,除海南等个别地方安排在2月以外,全国各地省级“两会”已悉数召开,地方“两会”也是近期的舆论焦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人们关注“两会”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无论是传统的报纸、电视还是互联网和手机终端,都少不了关于“两会”的消息。
作为政治生活的集中体现,“两会”也是观察地方政治活力的窗口。从目前各地“两会”在媒体上的“出镜”情况来看,不仅热度不一,“声响”也不太一样。有的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呛声、堵官员,似乎“意见很大”;有的地方则显得“和气一团”,似乎没有问题;还有一些地方“默默无闻”,没有大的动静。
代表委员不提意见是不是就表示人民群众都很满意?地方政治社会建设已经完善到位?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国家层面上看,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已然成为全方位的主题,这意味着需要解决和完善的新老问题累积叠加,依然任重道远;从具体生活感受上,环境污染困境、贪腐滥权沉疴以及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课题,老百姓关注度和呼声很高,无一谈得上轻松,社会转型期的问题只会太多,绝不会难找。
“两会”是代表委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要求的平台,是问题的“集中营”,而开不出问题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有些地方总觉得曝光出问题影响地方形象,有意回避问题,这不仅是对“两会”认识上的误解,事实上也已经难以为继。社会有什么问题,老百姓心里都有数,视而不见是鸵鸟心态;现代社会信息平台不再单一,网络传播和发酵的力量不可小觑,被舆论倒逼只会陷入被动境地。
每年一次的“两会”,应该是曝出问题最恰当的场合,专门召开“两会”都不提问题,又更待何时?代表委员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在“两会”这个平台上,就应该是大胆的发言者,针对实际直面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如果不把握好这个最佳机会,无异于放弃民主监督的权利,浪费民主参与的制度设计,压缩人民利益诉求渠道。
需要明确的是,“两会”一定要成为公共话题,换言之,“两会”就是要在媒体上“频频露脸”,信息充分公开,进入公共视域。有的地方“两会”也许开得热火朝天,但除了与会委员和相关党政机关之外,民众对其知之甚少,俨然成了内部关门会议。“两会”讨论的是事关公共利益的事务,本来也应该来自于人民群众,如果切身相关的老百姓不知情,谈何政治参与?民意被摆在什么位置?这样的“两会”又如何称得上是公共政治生活?
让社会质询和监督,是现代民主政治必须接受的现实。“两会”作为当前践行民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仅要推动现实问题进入治理与决策议程,也要让公众真正成为公共事务的知情者和参与者,以开放促进步,任何抗拒、躲闪和犹疑的消极态度与做法都是逆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