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复旦大学课题组宣布完全确定曹操家族DNA,得出结论说“曹操既非曹参后代亦非夏侯氏抱养”,“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并说“这一课题研究第一次从基因层面验证了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确实是一家”。
我们知道,从DNA水平上研究家族基因组,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分析是否存在某种遗传疾病,找到这些疾病的诱发因素,从而更好地开展基因诊断和治疗,为人类健康提供指导。但对曹操家族,却没有这个现实需求,人们关心的只是曹操的身世之谜、曹操的家族之谜。即使复旦大学课题组的研究结论确实可信,除了消灭了一个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之外,还真想不到这会带来什么社会正能量。
但从新闻报道的研究过程来看,耗费的成本却是巨大的。采集分析了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愿者的静脉血样本,现在做一个肝病DNA检查就得两三百元,做一个亲子DNA鉴定则需上千元,完成总量超过1000例的DNA样本采集和分析,估计花费不会低于百万元。从2009年到现在花了4年时间,占用的实验器材资源、场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折算下来也是一笔巨款。不知道复旦大学的课题组能不能告诉我们,这样的研究究竟值不值得?
更何况全国有258个曹姓家谱,课题组只筛选了8支持有家谱的曹氏族群来采样,虽然课题组信誓旦旦,但这真的就能与真的曹操联系起来吗?曹操就没有可能断后吗?能和曹操确定联系的,就一定不会是那些没有家谱、甚至是那些已经改姓的族群吗?这估计只有天晓得。说到底,复旦大学课题组的研究结论,也只是与揭开曹操身世和曹操的家族之谜更近了一点而已。
类似复旦大学课题组的“研究”其实不少,如上海社科院张结海教授研究出“章子怡的伟大被低估了一百倍”,北京语言大学的周思源教授研究出“梁山108将里有43位不是好汉”,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檀作文研究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有这样雷人的结论,也难怪网友直言“吃饱了没事干”。
科学家的素养和品格,决定着科学创造的成功与失败。如果说人文学科的教授们发表那些“狗血”的研究结论,还只是说说而已;那么复旦大学的教授们,将DNA尖端科学的研究集中在曹操身世和家族之谜上,其职业精神值得商榷。
也许,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目光短浅,无法理解这些研究真正的宏大意义。但这些专家、学者们为什么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来为我们解释一下呢?来为“基础”科学的研究多争取一点民意基础呢?在我看来,复旦大学课题组的教授们,最好还是解释一下,研究DNA揭曹操身世的意义所在,以消除公众心中的疑惑,不然公众无法明白这背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内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