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家谈“林森浩投毒案”:教育不是“把人培养成工具”
中新社上海1月8日电 (陈静 高远)复旦投毒案宣判后,记者走访了高校心理专家、医院心理科医生。虽然上海大学生乐观感、幸福感、健康总体状况处于积极正向,但是,目前,一些大学生内心比较敏感,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心理弹力”不足仍是不争事实。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副教授张麒表示,“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人,而不是培养成工具。”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8日二审宣判“林森浩投毒案”:法院最后裁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前,一审法院判处被告人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此案一直广受坊间关注,对当代高校学生教育、心理等方面的探讨持续升温。
张麒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下,很多地方的教育注重“工具性”,忽略了“生命教育”,评估体系亦陷入“东西比人更值钱”的思维模式。张麒表示,一些高中生、大学生的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是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实际上是其作为一个人,得不到人性的关怀。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胡娟谈及“林森浩投毒”一案时表示,一些本科生、研究生的心智成熟度远远不足。她透露,自己曾在三小时内紧急干预处理过2起自杀倾向的案例:其中一个学生是因为感觉不会表达自己而要自杀;另一位学生则是觉得周围人对自己太好、不知道怎么回报而想自杀。
此后,胡娟开始注重心理学方面的授课,她不仅开设了“心理导航”课程,还开设了“胡娟催眠工作室”。这位心理学专家特别指出,教育,尤其家庭教育很重要,它将在每个人心理打下的烙印,几乎就成了人的“心理体质”。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医学心理科讲师、主治医师潘霄告诉记者,目前的大学生内心比较敏感,耐挫力需要训练。她说,其在学校里开设了“幸福心理学”课程,该课程涉及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爱情等多个方面。潘霄透露,这门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他们都希望能多一些这样的选修课,并增加学时。这位心理科医生建议,学校可以加设“心理健康月”,鼓励学生编排心理剧、组建心理社团。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博士、副教授蔡丹曾对约3000名大学生作了连续两年的跟踪调研,结果发现,上海大学生乐观感、幸福感、健康总体状况处于积极正向,不同出生地的学生在大部分心理健康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比如抑郁、焦虑、生活节奏、心理压力等。但他同时发现,大部分指标男生逊于女生。
蔡丹向记者介绍了一个概念“心理弹性”,又称抗逆力,抗挫折能力,它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是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
“大学生活往往会有一些逆境事件,包括考试失败或不理想、被人误会或错怪,以及恋爱不顺利或失恋等。”蔡丹认为,成功抗衡并战胜挫折的积极经历将会增强大学生对逆境的控制感、自我效能感和自信感,产生对挫折与逆境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