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据介绍,年轻化、取消部门遴选、处级以上干部原则上不得成为候选人等规定是此次增选的“变化亮点”。专家认为,类似张曙光等官员竞选院士的现象将因此受到限制。
客观地看,此次院士增选的“变化亮点”,恰是针对那些广受诟病的社会顽疾,无疑契合公众期待。特别是,“处级以上干部不得成为候选人”,给社会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院士增选去行政化迈出关键一步。而在过去,院士增选不时显露出“媚官傍权”的标签化脸谱。
在“官本位”活色生香的语境下,哪怕有绝大多数的院士成为“院仕”,也不足为奇。因为当学术不能归学术,行政不能归行政,二者的位置交错重叠、混淆不清时,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评选难免也会为权力所染指,这无疑是学术界的一种悲哀。此次院士增选,将处级以上官员拒之门外,自然成为学术去行政化的风向标。
问题是,除院士行政化外,院士管理制度过于僵化也一直饱受社会诟病。尤其是,院士承载太多的隐形资源和利益纠葛,加之没有退出机制,使院士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等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最典型的例子是,“烟草院士”谢剑平“该辞退却辞不掉”,相反,“八旬院士”沈国舫“想退休却退不了”。因此,学者建议,中国院士制度改革,既要把附着在院士身份上的权力与利益剥离,还其学术荣誉的本来面目,又要改变院士管理制度过于僵化的现状,才能避免出现“政府高官与企业高管削尖脑袋争当院士”等不良现象。
因此,笔者认为,院士增选和管理,既要“破”还要“立”。即破除院士行政化、终身化和功利化,建立科学的院士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退出机制。只有这样,两院才能真正成为纯粹的、权威的学术机构,院士才能真正成为学术界的精英,而不是从事行政事务甚至抢占科研经费和各种社会特殊资源的“院仕”,才能实现院士“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化人才队伍梯队布局,使那些长期从事科研且成果丰硕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使中国科技事业永葆活力,不断进步。汪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