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失联"10个月找到亲人 乡音刺激记忆说出老家
时间:2014-11-04
作者:
来源:

  今年1月,外地小伙子“朱德林”在南宁遭遇车祸,进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他身无分文,医院一直给他治疗。他的伙食靠“百家饭”,除了来自医护人员凑钱买饭给他吃,其他患者家属都给他加餐。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康复良好,11月3日记者获悉,经过媒体联动,他寻亲成功。

  给“朱德林”寻亲的这几个月里,满满的正能量。因他无身份证、无手机、神志不清,听口音以为是贵州人。三四月间,本报与《贵阳晚报》等媒体、南宁警方、贵州警方等联动,但无线索。曾有好几批外地人来医院“认亲”,贵州毕节的许女士也是其中之一。许女士在DNA测试后知道他不是自己亲弟弟,却坚持照顾了他一个多月。

  近期,一名重庆的男患者在治疗时,常去看望“朱德林”。听到乡音,“朱德林”精神起来,说出重庆的好几个地名,这让寻亲的线索转向了重庆。经过与重庆电视台、《重庆晚报》的媒体联动,“朱德林”的一个发小在电视里认出了他。在当地警方的帮助下,确定“朱德林”真名朱左林,小名朱根生。

  11月3日,朱左林与60多岁的姑姑朱章春通上电话,他寻亲成功了,但他的回家路却依旧坎坷。她说,今年春节前,朱左林出事故前几天,曾打电话给她,让她帮忙补办身份证。

  朱左林年幼丧父,母亲改嫁江苏,不太可能把朱左林接去。姑姑朱章春在重庆奉节县甲高镇生活,经济条件有限,她说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到南宁接侄儿回去。

  所幸,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里,有一群好心的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他,陪护人员抽空照护他。就连刚来医院陪家人治病两天的阿姨,也会多准备一份饭菜给他。(记者宋甲子)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