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青海玛沁8月16日电 题:青海果洛藏族牧民的现代草原生活
作者 罗云鹏
八月的青海果洛格桑滩草原,草腰沾着露水、草根里聚着酥油,其间音符般流动的黑色牦牛和白色的羊群不时撩动着牧人南杰悠远的歌声,他一边唱着一边用iPhone手机录下来,准备放到网上分享给关注他的好友。
南杰所在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是中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总面积7.8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18.56万,其中,藏族人口约16.7万人,占总人口的91.86%,是中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单一民族成份比例最高的自治州,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导,今年是该州建政甲子年。
临近中午,南杰把自己的牛羊“交待”给了与他一同放牧的拉旦才让,他们一家要去州庆现场转转。
“交接完毕”南杰发动自家的越野车,准备先和妻子回县城附近的家里取“尼玛”(藏语,太阳之意)牌帐篷,记者一同跟随前往。
在路上,他说“尼玛”牌帐篷是他今年专门为参加州庆准备的,虽然花了3000多元人民币,但搭建很容易。
直到回到南杰的新家,记者才明白他所说你“尼玛”牌帐篷原来是一顶著名户外品牌的蓝色帐篷。
46岁的南杰原是穿藏袍逐水草而徙,而今居住在果洛州州府玛沁县城附近洋玉新村定居点,60平方米的“藏式洋房”,不仅水电暖齐全,还有一间20平方米的储藏室和200平方米的庭院,为了更了解外面的世界,南杰还牵上了网线装上了WIFI。
南杰的妻子华毛吉告诉记者,以前游牧时住帐篷,骑马放牧,每天回来帐篷里温度很低,还得驾“塔垮”(藏语,帐篷里的烧牛粪的火炉)生火,很辛苦。现在,游牧住的帐篷是国家配发的,还有烤箱、床和太阳能电视,新家里装了土暖气和太阳能热水器,还购置了液晶电视、电脑和冰箱。
据了解,2009年至2013年间该州游牧民定居工程国家计划投资93575.96万元人民币,实际完成投资104247.91万元人民币,共完成游牧民定居房22062套。
“原来没有条件洗热水澡,看电视也只有两个频道,更不用说上网了。”南杰说,相比较才明白,游牧时的生活质量很低。
现在还参加了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去年,华毛吉在西宁做了胆结石手术,报销后算账发现才花了1000多元人民币”。
最让他们俩口子高兴的是,他们16岁的儿子吉美彭冲现在就读于果洛州藏文高级中学,成绩优异。不会电脑的华毛吉,每次看到儿子上网、学习英语,都十分开心。华毛吉说:“看着儿子上学读书,就仿佛看到了希望,日子过得也很起劲。”
南杰表示,刚开始实施定居时,老一辈牧民受传统意识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并不愿意。随着部分牧民入住,发现这种方式既方便孩子上学,又方便老人看病,逐步带动了周边其他牧民,他说,“今年年底我们这里的入住率能达到80%以上”。
虽然家定居了,但他们放牛羊的“主业”却没有丢。南杰家现有牦牛90头、羊300只,承包了3个放牧点。他说,“这个时候,是牛羊长膘的好季节,到年底出栏时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收拾停当后的南杰夫妇换上了新做的藏装,华丽庄重,儿子吉美彭冲给南杰打来电话说已经在会场上等着他们俩了,并催促父母快点过去,下午有押加、射箭等活动。
“今天我们全家要去格桑滩上玩上一天,明早早起还要去趟克迈沟口的喇日寺礼佛,祈福家人平安吉祥。”南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