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钱江晚报》报道,8月9日上午,由兰溪市主要领导带头,全市1000多名干部、群众从中洲公园阳光沙滩出发,分批横渡兰江。这是继去年9月初,兰溪市举办首次“保护母亲河,畅游兰江”以来,第二次声势浩大的横渡兰江活动。兰溪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搞这个活动,一方面是展示我们的治水成果,更重要的是为了推进兰溪的治水工作,推动干部群众合力治水。”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点。近一年来,兰溪把水环境治理放在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一系列的整治,兰溪地表水质明显改善,兰江断面出境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兰溪市政府对于治水环保工作不仅重视,而且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这样的努力,我们首先要点个赞。
治水有了一定的成果,拿出来展示展示未尝不可。查询近年来的媒体报道,我们也不难发现,干部带头参与游泳活动似乎成了很多地方展示水环境治理成效的重要方式。但是问题在于,举办这样耗费人力、物力的“环保秀”究竟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环境治理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而不能靠短期突击式的治理。为了让领导们畅游一次兰江,为了将治水成果集中展示,相关部门势必会将水质问题作为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水环境治理工作是否能长期狠抓不懈才是公众真正关注的重点。如果想展现治水成果,那么拿出一套完善的水环境长期治理规划方案向公众公开,并落实监督环节才是题中应有之义。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水质的好坏是应该通过一系列专业科学检测才能正确判断的。我们尚不清楚,在举办游泳活动之前,政府是否请专业机构进行水质检测,并将相关报告进行公示?这样做不仅能将治水成果更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也是对那响应领导号召,下水畅游的1000多名干部、群众的身体健康负责。
说到底,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少一些“秀”的心态,多做一些扎实、细致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环境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理。水质好了,老百姓自然会主动下水,这样的成果要比号召多少干部下水要有说服力的多。赵欧仁
(清华大学品牌战略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