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左)在湘潭大学开的这个卖红豆饼的小摊很受师生欢迎。
在湘潭大学,有一对特别不一样的夫妻:妻子是学校的经济学副教授,丈夫却不是与之登对的学术名流——他在最靠近妻子的地方摆了个小摊,专卖红豆饼。他考虑得最多的经济问题是“菜市场的菜是不是又涨价了”。
并非丈夫胸无大志,如此坚持,只是为了守护妻子的生命。而在此前,他用9年的坚持帮助妻子完成了从一名中专生到博士的人生飞越;如今,他依旧用男人的坚强与担当将羸弱的妻子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让她在经历生死考验后,依旧能够满面幸福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12月3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来到湘潭大学,走近刘卫东、李时华夫妇,也走进了这一段至死不渝的感情。
排除万难,他为妻子拉开求学风帆
12月3日,美丽的湘潭大学,学生宿舍楼区过道两边,刘卫东经营的红豆饼摊点并不显眼。只是,这个小小的摊点生意却不错,不时有学生围拢过来,大多数人都熟门熟路,也不需要问价格——虽然刘卫东的摊点是流动的,但回头客却不少。
高等学府周边往往小吃商店、摊点林立,而湘潭大学的老师和学生格外青睐刘卫东卖的红豆饼,并不只是因为他做得好吃,更因为在这个卖红豆饼的憨厚汉子背后,有着一个感人的“救教授妻子”的故事——别看刘卫东只是一个平凡的小摊贩,但他的妻子李时华,却是这所全国重点大学——湘潭大学商学院的博士、副教授。
也许不少人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两个身份如此悬殊的人,是如何走到一起,又如何相知相守的呢?这还得从两人的初识说起。
刘卫东和李时华的老家都在益阳市安化县。曾经,刘卫东也拥有一份在安化县供销社里的体面工作。1989年,22岁的刘卫东在亲戚的介绍下,认识了19岁的李时华。那时,李时华才从益阳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当地中学教书,“是很多人喜欢的才华和美丽并存的老师”。
刘卫东用自己的诚实本分、体贴入微,给了李时华一份踏实的感情。一年后,两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当时,夫妻俩都有稳定的工作,儿子又顺利出生,尽管生活不算富裕,但两人却分外珍惜这细水长流的幸福。
不过,在李时华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一份抹不去的遗憾。
在李时华29岁那年,她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丈夫刘卫东,说她其实一直想继续读书,因为在读师范时,她错失了中专升大学的机会。妻子的这份上进心,刘卫东看在眼里。为了圆妻子的求学梦,刘卫东承诺:“你想读书现在还可以读,我一定支持你。”
“如果我去读书,儿子才8岁,家里怎么办?”虽然丈夫表示支持,但现实却并不乐观——刘卫东已经在一年前下岗,如果李时华现在去读书,那家里的担子就都会落在丈夫一个人的肩上。
经过一番思量,刘卫东用自己的担当和坚毅,最终让李时华走出了继续求学的第一步。
1999年,李时华通过了全国成人高考,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并就读英语专业。
刘卫东送妻子去长沙读书后,身边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各种议论也充斥着刘卫东的耳朵:“你真是太傻了,你让妻子去读书,等她把书读好了,眼界也开了,她也就离开你这个家了。你这不是在亲手葬送自己的婚姻吗?”可不管别人怎么说,刘卫东还是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也相信妻子在学成后一定不会辜负他和这个家:“只要她有本事,不要说去读本科,就是读研究生、读博士,我都会帮她把这个家扛起来。”
但让刘卫东没想到的是,妻子在求学的道路上,居然会走得那么高、那么远。
学有所成,幸福背后却有病魔来袭
2001年,在湖南师范大学完成成人本科学习后,李时华跨专业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为了实现这个跨越,李时华可谓是呕心沥血。在准备考研的半年时间里,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自习室,晚上近12点才回寝室。让李时华愧疚的是:“经常是每天学习完后,才想起要给老家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打个电话,但往往又因为到了半夜而作罢。”
“书读得越多,感觉知道的越少。”回忆起那段求学时光,虽然艰辛,但也是让李时华最为自豪的,“我看到我的导师把治学当成生命,作为他的学生,我希望自己也能够跟我的导师一样,把所有的压力抛到一边,通过努力与耕耘,让自己学有所成。”
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李时华一鼓作气,考上了湘潭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2008年7月,李时华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拿到了湘潭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此时,距李时华1999年做出继续求学的决定,已经过去了整整9年。9年的时间里,她完成了从一个中专生到博士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