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公共生活没有太多的地方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与和谐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宏山认为,广场舞参与人数众多,反映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中,缺乏对室内公共空间的规划,没有地方活动的市民只能“走到户外广场”。杨宏山还提到,在西方一些国家的社区中,很少见到类似中国广场舞这样的多人参与的户外活动。
此外,杨宏山还提到,“新加坡邻里中心”的模式值得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借鉴。在城市社区规划建设中,新加坡政府将居民住宅区作为社会单位加以全面规划,形成了由邻里组团中心、邻里中心、新镇中心和区域中心等构成的多层次的社区公共活动中心。
这些邻里中心分布于政府组屋区内,根据社区住户数量进行规划,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并为教育、文化、生活福利等生活配套服务提供。
目前,国内已有天津、福建厦门、内蒙古通辽、青海西宁、云南昆明、浙江温州、江苏南京、扬州和苏州等多个省市通过特许加盟的形式建设了邻里中心。
经验之谈
解决集体舞扰民
社工协调双方让步
针对广场舞扰民这一问题,社区工作者对此有着不同的感受。呼南社区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通常情况下,跳广场舞的大都是社区居民,有些则是社区组织的舞蹈队。一般情况下,如果有居民反映扰民事情后,社区会根据不同的舞蹈队,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是由于社区组织的舞蹈队闹出的动静,社区干部会与领队进行协商,采取或者减少噪音,或者到远离居住区的地方进行活动的办法解决这一扰民现象。
而对于那些居民自发组成的舞蹈队而言,往往需要进行漫长耐心的调解工作。
说到协商难这一话题,南厂社区负责人很是感慨道,调解纠纷难度很大,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说白了就是让双方都相对让步才行。
就拿舞蹈队扰民这一事情来说吧,起初跳舞者只是把伴奏乐的声音调小了一些,但其他居民依然提意见,双方在协调时还出言不逊,这下子本来调小的声音一下子变大了,双方的意见就更大了。居委会经过多次集中调解和入户走访,最终找到新的场地,纠纷才得以化解。
新闻链接
各地频发“广场舞”噪音矛盾
据媒体公开报道,有相关统计表明,目前全国广场舞爱好者过亿人,主体人群是40到65岁的中老年妇女。
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媒体曾报道过一些因广场舞噪声引起的矛盾。今年4月,成都一小区内,楼上住户因难忍广场舞音乐的困扰,一气之下向跳舞人群扔水弹,受到水弹袭击后,楼下的人又向楼上扔弹者甩中指;今年6月,苏州某小区内,一位业主不满楼下跳广场舞的声音,下楼与跳舞的阿姨发生冲突,打伤跳舞者,随后,业主还在楼下广场铺满碎玻璃和砖石。今年10月,家住武汉市京汉大道中心某小区的陈女士和朋友们在小区楼下的广场上跳广场舞,突然从旁边楼房飞来了一大堆粪便,一群跳舞的人被浑身弄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