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家长痛斥智能机 欲花40万为学生换成传统手机
时间:2013-10-15
作者:newsman
来源:东方早报
家长痛诉智能机危害 欲花40万为全校学生换手机

  在重庆铁路中学校园,经常看到学生在玩手机

家长痛诉智能机危害 欲花40万为全校学生换手机

  在重庆铁路中学校园,经常看到学生在玩手机

  10月初,重庆一名家长因儿子沉迷于玩智能手机成了近视眼,后换普通手机,儿子视力好转,遂联系校长表示愿出资40多万元把全校学生的智能手机换成非智能的。这是一名怎样的家长,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10月4日,重庆铁路中学校长黄兴力在国庆假期里收到了一条“控诉”短信。这是一名学生家长发来的,大致内容是:智能手机残害学生身体,智能手机成瘾和网瘾是一样的。伤害眼睛、颈椎,严重降低记忆力,令孩子面对面沟通能力缺失,造成攀比心滋生,占用大量学习时间。

  短信的最后,这名家长称智能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用罄竹难书形容都不为过”。

  重庆铁路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重庆九龙坡区窗口学校,2010年获重庆市民最向往的特色学校。黄兴力说,这些年每年至少要收到数百条家长发来的求助或讨论的短信、私信,但如此痛斥智能手机对学生毒害的,却很少见。

  眼镜度数越来越深

  这是一名略显神秘的家长,他拒绝透露个人隐私,婉拒了记者的当面采访,最终选择躲在电话的另一端讲述。早报记者姑且称他为“傅艾”。

  傅艾说,2012年7月,他和家人商量后,花2000多元给儿子买了一部智能手机,然而,问题在两个月后开始不断显现。

  傅艾说,他发现从早到晚,儿子都会把手机带在身上,“吃饭,做作业的时候都在玩,不是上贴吧,就是玩小游戏之类的东西,整个人都快‘沦陷’了,看上去像患了手机强迫症,与网瘾一样。”

  开学后没多久,傅艾最担心的事情就发生了。“孩子回来说看不清黑板,视力下降得特别严重。”傅艾说,他只得领着儿子去换了一副眼镜。

  “又过了几个月,他回来又说,又看不清楚黑板了,又去换了一副眼镜。”傅艾说,这一次儿子的视力从100度飙升到了150度。

  此外,傅艾发现儿子的睡眠质量也出现了问题。原来,孩子在睡觉前喜欢把手机放枕头边,上床后就习惯性地取出手机,不是听歌就是看小说,“越看越睡不着,到很晚才睡觉。”

  傅艾发现,给孩子用智能手机是一场赌博,“我不愿意拿孩子的健康做筹码。”于是,今年暑假,傅艾和儿子商量不让用智能机了,尽管孩子不大愿意,但在父亲的强制要求下,还是换成了非智能手机。

  结果,奇迹出现了。傅艾说,这一学期,儿子的视力成功降低到100度以下。此外,傅艾还发现儿子不像以前“只顾看手机,懒得搭理旁人”,更愿意与人沟通了。傅艾说,他曾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发现孩子们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平均两三个小时,鉴于此,他决心要“拯救”更多的孩子。

  因此,10月4日,他拿起手机给校长黄兴力发了短信。

  智能手机是移动网吧

  黄兴力说,该校禁止学生把手机带进教学楼,但仍有大量学生偷偷使用手机,其中多数是智能手机。

  “第一时间看到这条短信(智能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的时候,我是非常赞同的。”黄兴力立即回复了短信,称孩子使用智能手机一样会产生“网瘾”,不仅影响颈椎和视力,就连人与人的沟通上也会形成障碍,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还会在智能手机上投入大把时间,影响学习。

  黄兴力说智能手机说白了就是一台微型的“移动网吧”,网吧都标注“未成年人禁止入内”,所以,未成年人玩智能手机也应该有限制。

  在得到黄兴力的赞同后,傅艾发来了一条短信,大意是:中学生用智能手机弊远远大于利,以前学校家庭在这个问题上处于被动管理地位,必须掌握主动,否则智能手机会成为中学生的鸦片,希望共同寻思路办法。

  傅艾和黄兴力讨论后,做出了一个决定:为帮助更多的孩子,愿意匿名捐资40多万元,为全校4200名学生发放传统手机,要“救一个算一个”。他在短信中如此说:“要一个班一个班的来,全校全部非智能手机都由我无偿匿名捐赠。”

  傅艾告诉早报记者,他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只是为孩子。

  校长的征询和实验

  10月5日,黄兴力在网上发了一条微博:“我最近遇到一事。我校一家长对学生玩智能手机深恶痛绝。他做过调查,小孩一天在智能手机上花费3.5小时。他想在学校发起使用非智能手机,禁用智能手机的活动。用自己一年的收入为全校学生购买非智能手机并免费发放给他们。这样,他得花40多万元。他是匿名捐赠,不带任何商业目的。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责任编辑:清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