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内人揭露内幕:“出国旅游”渐成隐形行贿手段
时间:2013-08-07
作者:newsman
来源:人民网

  以出国旅游作为行贿手段,属于比较典型的商业贿赂。目前,不断有人呼吁制定反商业贿赂法。立法是必要的,但不是根本问题。我们有各种法律规定,关键还在于严格执法。

  “美国行可能不敢去了。”北京某大型国有企业基建科室负责人郑凯有些无奈地向记者抱怨,“最近,社会上对‘出国旅游’的关注比较高,我可不想在这关键时刻往枪口上撞。”

  郑凯所说的“枪口”和近期两起腐败新闻有关:

  教育部直属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辞职。辞职前,他曾被质疑“带老婆和下属以考察之名公款出国旅游”;

  另一则消息是,据警方透露,葛兰素史克利用旅行社以及咨询公司,向官员及医生行贿以非法提高其销往中国市场的药品价格,应对行贿事件负主要责任。

  “其实,现在出国旅游已成为权钱交易中替代‘钱’的一种主要行贿方式,而且有向基层渗透的趋势。”从技术干部转向行政干部多年的郑凯,向记者这样坦言。

  事实是否果真如此?记者走访了多方人士。

  “我帮了他们的忙,但赤裸裸的钱实在是太敏感了,这个旅游‘性价比’比较合适”

  “这次计划的美国行,是由一家向我们提供产品的公司‘赞助’的。”郑凯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左右,这家公司的业务员找上门来,希望我们在工程中能够多使用他们公司的产品,其实这项产品我们已经在用其他公司的了,他们公司的产品属于可用可不用的性质。”

  郑凯说:“这家公司的业务员隔三差五就来拜访我,今天送个皮衣,明天送点补品,反正什么都送。我当时觉得既然不怎么用人家产品,就把贵重的物件都退了,一些小食品就放在了办公室。”

  而令郑凯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月后,这家公司的业务员和经理竟然送来“真金白银”数万元。

  出于谨慎,只是个科级干部的郑凯把钱退了回去。

  “7月初的时候,这家公司的业务员打来电话说,‘既然不收钱,那您就参加我们组织的美国业务考察团吧’。”郑凯说,“当时我想了想,我在业务上也是帮了他们不少的忙,感谢是可以的,但赤裸裸的钱实在是太敏感了,这个旅游‘性价比’比较合适,就答应了。”

  郑凯说,在美国考察团的行程表中,包括夏威夷的珍珠岛和小环岛,洛杉矶的环球影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和自由女神像游船。在之后的具体行程中,还有对这些项目的描述,如“游览举世闻名的威基基海滩,彻底享受夏威夷热带风情,下午海滩自由活动,驱车前往拉斯韦加斯,这是世界最大赌场,其赌场华丽,建筑辉煌,歌舞优美,令人叹为观止”等内容。

  “关于考察的项目,里面倒是没怎么提。”郑凯说,“后来,葛兰素史克行贿的事件就开始炒得沸沸扬扬,当时我就有点犹豫了,我问那家公司的业务员,美国还去吗?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当时得到的回答是‘请放心,我们都不怕您怕什么’。”

  郑凯向记者透露说:“现在参加这种所谓境外考察团的级别越来越低,已经开始转向我们这些基层干部了。出国旅游对我们这些人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我们手中的一些权力,正好可以‘换购’这样的出国旅游。”

  “现在国内差不多走完了,我周围的很多人就开始‘被组织’出国了。”郑凯向记者这样说道。

  公司组织的旅行团,团员进商场都会满载而归,公司的随行人员也会大把地给这些团员买东西,这样,旅行社的收入也就会高很多

  “目前,腐败表现形式非常多,通过名为出国考察实为出国旅游的方式‘报答’公权力人的行为,是典型的腐败行为。按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对于此类行为,各国的法律应该明确加以规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向记者明确表示。

  但这样典型的腐败行为,却呈现出增长的势头。

  对于“出国旅游”,曾在世界五百强公司担任市场部要员、目前在国外游学的姚丽通过邮件向记者披露了其中的些许“猫腻”:第一,和当地旅行社“合作”,为已经获得批准的差旅申请制造假发票和单据;第二,有的旅行与任何培训无关;第三,有的旅行社安排了未经批准的观光行程;第四,有的旅行不涉及任何业务内容;第五,实际旅行与报批的差旅申请有偏差等等。

  “为了支付未经批准的旅游项目,我们还曾经利用旅行社,从已获批准的合法差旅申请中弄出钱来支付。”姚丽说。

  此外,记者还找到了曾经在中国某大型旅行社单位担任行政专员、现在任职于某会计师事务所的陈晓。她告诉记者:“旅行社很喜欢这些以公司为单位组织的出国旅游,原因很简单就是利润高。首先,这样的团都要住在比较高级的地点,而且一般只要进商场都会满载而归,而且公司的随行人员也会‘大把’地给这些团员买东西,这样我们的收入也就会高很多。由于利润相对高得多,这项业务竞争很激烈,不少旅行社甚至通过贿赂来获得业务。”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