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连续14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部分企业推出“带薪高温假”,广受员工欢迎。8月7日10点,经济之声评论:把“高温假”写入《劳动法》,为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连日不断的全国性高温被一些人戏称为进入了“烧烤”模式。昨天,全国18个省份出现高温天气。35℃以上的高温面积达到1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40℃以上差不多有7万平方公里。今天,中央气象台连续第14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新四大火炉之一的杭州,连续好多天气温都带“四字头”的,上海昨天午后气温最高一度追平了百年历史纪录,地处北方的北京,这几天正经历“全民桑拿”。在重庆,就连蚊虫也在高温之下中暑了,比去年减少了一半。面对持续高温,中国气象局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也是气象部门启动的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
值得高兴的是,高温天气带薪休假在这个夏天对部分员工来说并不是白日做梦。近日,浙江多家企业就相继放起了“带薪高温假”,令人艳羡,也受到员工欢迎。但目前,在劳动法以及国家和地方的其他法规中,都没有“高温假”的明文规定。放不放高温假,只能靠企业自身决定,靠企业领导的一句话决定。“高温假”是否应当写入《劳动法》,更有力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对比一下国外,英国近期也遭受了7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热浪袭击。连续高温已造成英国全境760人死亡,铁轨也因为高温变形。他们那里就有议员建议:气温超过30度时就应放高温假。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对此做出评论。
浙江杭州、宁波等多个城市的部分企业推行“带薪高温假”,给燥热的酷暑增添了心灵上的清凉。但和全国多个高温城市的众多企业相比,这样的企业还是少之又少,更多的还是给予劳动者高温补助,甚至连高温补助都没有。带薪高温假难以推行的原因在哪里?
张车伟: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企业现在还是以盈利为目的,很多企业的劳动生产力还比较低,如果给员工放高温假,成本很高。同时现在很多劳动者我还是通过加班、延长劳动工时来提高自己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能也不太愿意放“高温假”。
有些城市推行了高温假,比如浙江的杭州、宁波等,但很多企业还是说“不”。有些企业的理由是工期是一定的,我们不能牺牲工期违约,这样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好,所以高温假推行起来非常难。如果现在从零做起,一点点推行,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应该从哪里入手?
张车伟:法律上还没有这样一种规定,说达到多少温度一定要有“高温假”,但是想从法律上来规定,现在看起来也非常困难。因为高温变数太强,现在各地气温的变化不太规则,比方过去北方比较凉爽,但是现在很多北方地区也成了火炉。同时,高温的地方不断增加,而且高温的时间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从法律上规定比如高温假的制度,对企业的影响显得很不确定。如果硬性规定超过一定的温度要放假,对于企业的生产带来的影响也非常大。所以我觉得现在把高温写入法律,面临的困难非常大,操作性也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