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农妇应聘到农家作坊,只需慢慢清理为数不多的牛尾、牛毛,就能轻轻松松每月挣钱1500元;工作轻松不说,老板还从不来当监工,工人甚至可以不用请假、不用到岗……
农妇被聘农家工厂
老板从不监工
张大妈,只是一个长年在家务农的农妇,从未进过厂。直到去年,她听说附近农家小院开了个作坊在招工,而且自己很符合招工条件———农妇、50岁以上、家住附近。
于是,张大妈前去应聘,并顺利通过面试。老板王某交办的工作也很简单:在这个院子里工作,只需要把送来的牛尾清理好,将牛毛刷干净、存放起来等人前来拉走即可,每月工资1500元。
上班后,张大妈发现:作坊院子里只有她和另外两个大妈在干活,平时很安静,老板每次送来的牛为毛并不多,慢慢洗都来得及,几天后才有下一批牛尾运过来———按照她的说法,“这个工作简直就是太轻松了”,而且老板平时从未来当过监工,如果家里有事,她甚至可以不来。
即便如此,工资照发,到了月底,王老板都会回来按时给张大妈等人结账。令张大妈稍感奇怪的是:老板来时,也从来都不关心这个农家小院子工厂的情况。“可能是老板开的‘毛发制品公司’规模特别大吧,没得精力来照顾我们这个只是负责清洗、整理毛发的小作坊。”
穿制服的来检查
厂里突然多了几十人
但在工作了几个月后,作坊里发生了一件怪事。
去年夏天,这个占地200平米、原本只有三个工人的农家小院,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一天早晨,小院多出二三十人,这些人跟张大妈年纪差不多,也是被老板安排过来“临时”清理牛毛。
这些工人进驻小院的第三天,税务局工作人员就来检查了。可当税务局工作人员走后,这些人也迅速走人了,小院里又只剩下张大妈等3人“看院护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张大妈暗中打听才得知:老板临时请他们过来,专门是为应付相关单位视察;每人每天50元,只负责装样子———这些人,是从附近镇上请来的。
此后,这样的事情还发生过两次,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直到今年3月,事情发生了变化:这一次,税务工作人员又来检查,“临时演员”一个都没出现,老板也再没有出现过,税务人员反倒开始“找”老板了。
毛发工厂找不到地址
藏匿在歌乐山中
实际上,张大妈经历的这些怪事,沙坪坝区国税部门也注意到了,并暗中在调查。
今年3月,沙坪坝区国税部门发现,辖区一个毛发制品公司的生产规模和其产值严重不符。随即,国税部门通知该公司法人王某到税务局核实了解情况。但通知过后,王某就不知去向,再也联系不上了。
觉得其中有猫腻,国税部门立即向公安机关发去协查函。接到报案后,沙区警方迅速抽调10多名精干警力,联合国税部门成立专案组。
据了解,这家公司的注册地在沙坪坝凤鸣山西物市场。通过调查,王某的这家公司实际生产地是在沙坪坝歌乐山镇,租用的一个农家小院。更为奇怪的是,在近200平方米的农家小院里,竟然没有任何的生产设备,而且工人全是周围村上50岁左右中老年妇女,只需要手工整理牛尾、牛毛等简单工作。不过,每到税务检查前,王某会临时到周围的农村雇佣当地的更多老年妇女,冒充工人数量。
3个月开发票三百份
40多张银行卡在交易
难道是一家空壳公司?专案组经过初步侦查,判断该注册公司的目的只有一个: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打掩护,以应付税务部门检查。
专案组查到了公司台账显示,自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毛发公司向河南、上海、广东等多家公司合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300多份,涉案金额达1亿多元。
为了核实钱的走向,民警从王某的银行账户查起。在众多王某交易的银行的账号中,大部分卡号的登记信息人地址是在安徽———安徽正是王某的老家。
民警分析,可能是王某在安徽老家收购了大量当地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并用这些身份证办理了40多张银行卡。王某通过转账等方式向这些银行卡内转入数量不等的资金,有意制造买卖产品的货款交易假象。最终,所有的资金都流到了王某和他的合伙人账户上。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专案组人员赴广东、河南等地,实地查询、调取银行账单后,发现王某竟是在虚开增值税发票业务。
经过周密的取证调查后,王某等人开空头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的案件水落石出。
开面金额1.18亿元
用来置办了固定资产
随即,专案组民警,分赴安徽阜阳、太和等地,成功抓获涉案人员王某两兄弟以及王某妻子阮某。
王某等三人最终如实交待了违法犯罪事实。自2011年7月以来,王某等人通过注册沙区某毛发制品企业为幌子,以收购牛尾、牛毛等农副产品的名义,虚列虚报收购产品及交易额,取得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