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一周年,来自广州、江苏、北京的共七人分别向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市政府邮寄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希望各地市政府公开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以及具体的实施情况。记者“体验”发现,海珠南路一段不足500米的道路就埋伏着5个陷阱,生活在广州的视障人士丘玉华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各种无障碍措施,真正让残疾人放心出行。
视障人士:从不敢自己上街
昨日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一周年,记者来到位于海珠南路的人行道,却发现不足500米的路程竟“陷阱重重”。
从海珠南路159号林记粥品向南而行,前方10米处一部卸货的小货车直接拦在人行道上,后轮正好压在盲道上。行至195号门前,5个麻包袋的货物直接堆放在路中,远方50米处,盲道戛然而止,变成一般的路砖,中间有近8米的真空地带,还停有一辆自行车。过马路后,立马又有2大障碍占据盲道,先是“整齐”排列的垃圾桶直接占着盲道,再是一堆“放了好一段时间”的建筑废料直接堆砌盲道之上。好不容易行至241号店铺门前时,一处盲道突然中止,继而是一个台阶,台阶下1米开外盲道才“勉强”接上。
长期生活在广州的视障人士丘玉华坦言,自己从来没敢一个人上街行走,也从未搭乘过地铁。“沿江路那一带还比较好,可是一些老城区就陷阱很多了。”他回忆,自己就曾在北京路一带一个不小心“撞到墙壁上了”。作为视障人士,他希望广州能在无障碍通道的建设上再下工夫,特别是上下坡和转弯处,“一般人可能觉得没什么,可是对于我们却是个大问题。”
盲道不只为盲人
无障碍人人受惠
新妈妈:婴儿车寸步难行
提到无障碍,一些朋友可能会觉得,这是老年人或者残疾人才关心的事情。可是,近来的经历却让南京的何佳女士对无障碍有了新的理解。“我推着我家宝宝一起出门,才知道无障碍是那么重要,才知道需要坡道的不光是坐轮椅的朋友。”一天傍晚,何女士到住家附近取款机取钱,玻璃屏蔽门外面有好几个台阶,最上面一个台阶离门太近,根本无法抬着婴儿车上去开门,后来一位过路的阿姨帮了她的忙。“我当时就想,如果哪位腿脚不方便的朋友急需用钱,又找不到人帮忙,这该多着急。”从那时候起,她开始关注起周围的无障碍设施。
老人、伤病人也参加申请
何佳是最先想到向政府信息公开的是一位非残障人士。据悉,参加这次申请的一共有7个人,其中有老人、伤病人士、残障人士、婴儿妈妈等无障碍需求人士。他们期待通过这种联合申请的形式,让社会公众知道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也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对于这样的举措,反歧视公益机构南京天下公残障项目负责人韩呈祥认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残疾人8502万人。根据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1.94亿。再加上一些疾病和事故导致的暂时性或永久性身体机能损伤,还有孕妇、产妇等处于特定生理状态的人群,做好无障碍设施可以惠及的人口数量是很庞大的。
他举例称,如果一个城市的公交系统无障碍很完善,老年人和残疾人都可以很安全方便地乘坐,那么他们的家人就能节省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用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所以,关注无障碍建设的情况,了解《条例》的实施现状,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