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争议更重要的是祛除社会“戾气”
时间:2013-07-30
作者:newsman
来源:人民网

  被指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女歌手吴虹飞被警方刑事拘留。7月27日,吴虹飞的代理律师首度发出声明,称其言论没达到刑事犯罪具有的标准及危害性,不构成犯罪。(见7月28日《京华时报》)

  一场由吴虹飞扬言“炸建委”微博引发的舆论潮,伴随着其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被刑拘的消息,已经演变为是“行拘”还是“刑拘”的争议,甚至有人疾呼“放了她”。理由是这不过是泄愤的“气话”。但在笔者看来,在争论处罚方式之外,事件的围观意义在于对社会戾气的治理。

  诚然,争议“行拘”还是“刑拘”,的确关乎事件的准确定性,甚至涉及到对吴虹飞作为公民的权利保障。但透过舆论对拘留方式的纠结,似乎表现出人们对网络言论威胁行为的毫不在乎,甚至还有人以“类似孩子气的赌气”为之辩解。但吴虹飞毕竟是成年人,且是公众人物,其应当具备对口出狂言的负面影响的是非判断能力,“言论自由”不等于口无遮拦,“炸建委”也并非一般的“爆粗口”。

  为了证明吴虹飞有口无心的“不靠谱”习惯,有媒体列举了其此前的类似言论。比如“户口迁出后,我特别想去那个居委会找那几个老娘们儿。老子现在没工作,你敢惹毛老子,老子就用2,4,6-三硝基甲苯炸了你”,以前也说过要“炸了房东”的话,试图以说“炸”并没有炸的“嘴上劲儿”表明她的大大咧咧,但动辄以“炸”相威胁的本身就是浮躁、狂妄和戾气的表现。

  时下,不少人都有类似的浮躁心态,整日都有一肚子撒不完的火,看啥啥不顺眼,见什么烦什么,为一件小事就可以拳脚相加,甚至刀枪相向的事例并不鲜见。折射在网络上,编造虚假信息、制造传播谣言,毫无顾忌地辱骂恐吓甚至喊杀喊打,也俯拾皆是。现实中的暴力倾向已传染为网络恐怖,互联网虽具有虚拟性,但网络暴力一定程度上对国民情绪造成的误导却是现实。如此现象,亟需依法治理和矫正。

  回到“吴虹飞事件”,尽管由今年5月吴因户口问题表达对北京人才交流中心不满的那条微博,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此次“炸楼”危言属“泄愤”之语,但作为公众人物的“爆炸”言论,无疑为社会做出了坏的示范。

  争议“气话不犯罪”可以有,相信司法部门自有公断。此外,关注如何祛除“戾气”更为关键,对网络麦克风进行有效管束,才是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治本之策,才能更好地理顺国民情绪,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