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3月4日电 3月3日,共青团浙江省委联合浙江广电集团开展“万朵鲜花送雷锋”大型公益活动。在现场记者碰到了不同年代的志愿者,他们心中的雷锋“style”各有不同。而一位“活雷锋”用“顾虑”两字坦言做如今“雷锋”难。
朱婉萍是一个典型的“90”后,穿着一双时髦的球鞋,背着双肩包,手中时不时玩着iphone。她这次是作为送花志愿者来参加活动的,任务就是把鲜花送到“身边的活雷锋”手上。
朱婉萍告诉记者,她参加的是杭州师范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像今天的志愿者活动平时参加的也很多。“今年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50周年,参加这种活动更有意义,关键是可以弘扬雷锋精神。”
而当记者问到什么是她心中的“雷锋”形象时,她思索了很久说:“帮助人不求回报。”而后她又笑嘻嘻地告诉记者,如今的“雷锋”形象在她高中就有一个。
为什么她认为这个同学可以称作“雷锋”呢?
“因为他经常帮助我们同学,是个热心肠。特别是我们女同学遇到麻烦时,他都会无条件地帮忙。”朱婉萍说着说着自己也笑开了。
作为私家车志愿者罗雷,这次的任务是免费当一回司机,将花送到“身边的活雷锋”手上。
罗雷和他老婆邵女士是“80”后的小夫妻。第一次参加活动他们深有感触:“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平时工作压力大,人都很浮躁,通过这次的‘雷锋’行动,感受‘雷锋’的精神,传递‘雷锋’形象。”
邵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医生,平时工作很忙,生活的空间也很狭小,想做“雷锋”也没时间。“平时我们只能在工作中想着为大家做点什么,比如捡垃圾,让座,这些都是小事,我认为点点滴滴才是真正雷锋精神的体现。”
在“80”后罗雷眼里,陈光标就是如今的活雷锋。“我不认为他是作秀,因为他是用行动呼吁全社会学做雷锋。”
而72岁的“身边的活雷锋”胡友耕老人拿到志愿者送来的鲜花时,满脸笑容的他开心地说:“做好事不用回报的,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帮助他人。”
胡友耕老人为何被评为“身边的活雷锋”?除了平时无私帮助周边居民之外,还是社区的调解员。一年内帮助了很多社区居民解决矛盾纠纷。
“现在光有热心肠是不够的,关键是社会需要人与人的信任。”胡友耕阐述了自己心中的“雷锋”形象,在他看来,如今社会没有人可以和当年的雷锋相提并论。
“现在时代不同了,对雷锋的要求也不一样了。你说现在路上有人摔倒了,让我去扶一把,说实话,我还真不敢。”胡友耕用“不敢”两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现在做雷锋也有顾虑啊。”胡友耕虽然被大家称为活雷锋,但是在他心中如今的雷锋难做啊。
“如今的雷锋做了好事还怕别人误会,所以就需要舆论的正确导向,你们媒体的正能量很重要啊。”“80”后罗雷在走之前还悄悄地和记者说了那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