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丰县罗塘乡,很多人都知道有个“背上长大的女孩”。这个女孩叫李楠楠,一岁的时候,她在一次病后,双腿瘫痪。从那以后,妈妈的背就成为她长大的地方,至今已经22年。
“刚来的时候就7斤多,现在已经80斤啦。我都快背不动了。”李楠楠的妈妈叫尹素兰。她的面色黑黄而沧桑,说这句话的时候却笑成一朵美丽的花。让人感慨的是,这个她当成心肝来疼爱的女儿只是一个“捡来的孩子”。
偶然的缘分 从集市上捡回个女婴
尹素兰是罗塘乡小东郢村民组的村民。1991年的农历九月初八,天上飘着秋雨,尹素兰像往常一样去赶集,路上她看见很多乡亲围在一起。尹素兰走近一看,地上躺着的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女婴在一件破棉袄里裹着,上面遮了一把破伞。因为担心孩子被冻坏了,她把孩子抱在怀里就回了家,寻思着等村里有人想收养到时候就送人。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并没有人要来领养这个女孩。尹素兰自己家里子女也多,条件很困难,但还是决定把孩子养起来了,并取名李楠楠。
然而就在李楠楠一岁的时候,有一天突发高烧,在附近的诊所一连打了五天针,烧却越来越高。直到第六天,尹素兰发现孩子的腿变得软绵绵的。“我知道这下坏事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尹素兰仍然直掉眼泪。当时,她赶紧把孩子送到淮南的大医院,保住了孩子的命,可孩子的腿却就此瘫痪了。
这好比晴天霹雳击中了尹素兰。家里人开始反对继续收养楠楠。一边是家里的穷困和家人的埋怨,一边是面对楠楠的不忍心,尹素兰几乎走上了绝路。
无奈的出走 远赴千里只为能养她
倔强的尹素兰还是想出了办法。那就是离家出走。
1995年的腊月二十三,尹素兰背着用一床破被子裹着的楠楠,带上小儿子离家出走了。她找侄媳妇借了20块钱,到了水家湖车站随便坐上一辆长途车。这一走,就到了千里之外的福州。
尹素兰并不识字,也没有什么手艺。在福州她只有靠捡破烂为生。儿子好办,放在家里就可以。女儿腿脚不方便,她放心不下,只能背在身上。一天下来,她都要背着女儿蹲下、站起几百次。6年下来,她的腿变得粗壮,但女儿的腿却逐渐萎缩下去。
不过女儿的聪慧还是让尹素兰看到了希望:虽然很少有机会看电视,但女儿还是通过电视学会了不少字,甚至把普通话学得很是标准。尹素兰意识到要让女儿读书,那可能是女儿将来生活的惟一希望。但找到愿意接收女儿的学校却并不是简单的事。最后,尹素兰下定决心,离开已经逐渐熟悉的他乡。
母亲的心结 不让她跟我一样没娘
回到老家的尹素兰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带着捡来的孩子又回来了。”“还要花钱给她上学。”……人们觉得尹素兰太傻了,家里人也不理解她的做法。只有她内心无比坚定:“我不想让楠楠跟我一样命苦。”
原来,她打小就被卖了两回,后来辗转来到现在的丈夫家里。她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也不知道父母兄弟姐妹是谁。无根的漂泊和没娘的苦楚让她受尽了委屈。她希望尽自己所能,让女儿少受一点罪。
她四处奔波,让10岁的楠楠上了小学一年级。每天,她都要把楠楠从床上抱上抱下,还要背着她上学放学,这样一直持续到女儿上完初中。
楠楠考上了高中,尹素兰执意让她继续上学。当时她亲生的小女儿也在上高中,因为家里负担不起,尹素兰坚持让小女儿退学。小女儿无奈去外地打工,至今对此耿耿于怀。“楠楠身子有残疾,我只能尽我的力,给她好点的出路。”尹素兰这样说。
女儿的心愿 妈妈要等到我的报答
女儿的长大,也给了妈妈越来越多的慰藉。
楠楠是个乐观而懂事的孩子。上学以来成绩一直不错。初中三年,每年她都会交500块钱到妈妈手里,那是学校给成绩优秀学生的奖学金。
2012年9月,楠楠考上了长丰县实验高中。她必须要离开家到县城上学了。乡里知道楠楠家的情况后,为他们申请了低保,学校也免了她的学费;爱心企业家郑丹平资助尹素兰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方便照顾。楠楠所在的班级专门组织了帮助她的“小组”,男生负责背她上楼下楼,女生负责背她上厕所。
为了让同学们少累点,楠楠让妈妈白天尽量不要给她喝水。现在有了妈妈买的手摇轮椅,还有县残联几年前送来的轮椅,楠楠尽量自己行动,希望少麻烦妈妈。楠楠现在爱上了画画,希望以后考上大学,学设计专业。“那个专业能挣很多钱,妈妈你一定要等到我的报答。”这句话成了她对妈妈最常说的体己话。(杨慧、任芳、胡霞利、王从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