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教育提速背后:一个女教委主任的光荣与梦想
时间:2013-01-31
作者:
来源:

  2012年8月初,来自重庆市苗族人口最多的区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苗乡”孩子邵虹淋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今年他以677分的高分勇夺彭水县理科状元。他说,自己最想感谢的是彭水县教委主任熊明,因为她的“大刀阔斧”的主持下,才有彭水一中的成立,而邵虹淋是彭水一中培养出来的第一个北大学生。

  2012年,可以说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育的一个“丰收年”,2012年高考,彭水县重点本科上线255人,在2011年185人基础上增加37.8%,是2007年3.15倍。和邵虹淋有一样感想的同学还不在少数。他们眼中的教委主任熊明,既是一位很慈祥的妈妈一样的教师,而她所做的一件件很有魄力的事情又是巾帼不让须眉。

  然而,许多同学、教师并不知道,这位女教委主任熊明,竟然是来自重庆主城区,本身拥有稳定、职位较高教育管理职位,她主动走进彭水“偏僻苗乡”,致力于改变一个少数民族落后地区的教育境况,她用不悔的良心与无垠的爱心托起了大山深处孩子们梦想的人生。

   抉择:放弃繁华进“苗乡”

  2008年7月,正在江北进修学院担任管理职位的熊明,面临她人生的一个重要抉择。她或者选择在江北继续工作,或者去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在江北工作,担任的也是主要管理职位,环境熟悉、工作地点在主城核心区、离家里近、待遇优厚;“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说的就是彭水等几个县条件艰苦,教育孩子成人只须让他们进去感受一次艰苦就很有震动,去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担任教委主任,但离家更远,待遇比主城区差,面临的环境是:教育经费严重匮乏,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陈旧,教学仪器空白,教师队伍不稳,生源不稳等方面的现状。

  但在彭水工作,可以实施自己的教育理想,通过改变乡村教育,来改变一个地方众多人的命运,甚至可能改变整个地方的文明素质和经济发展环境。经过慎重的考虑,熊明选择了“上山下乡”,到“苗乡”去担当自己的责任。而此前,在教育口上,熊明堪称是“功成名就”,1994年2月—2007年7月,她就担任重庆市第十八中数学教师、总务副主任、主任,副校长。

  2001年,熊明就被评为十二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数学教育优先园丁”;所撰写的《对哲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荣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年中国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学术委员会评为二等奖;论文《重庆市十八中首届校园心理剧基本集》、《高三学生心理状况研究报告》被重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为“二等奖”。

  2007年6月—2008年8月,熊明又担任重庆市江北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就是在2007年11月,时任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的她,带市级名师到开县最偏僻的山区支教。她被展现在眼前的一切震惊:教室没有一张完好的书桌,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窗,50多名学生挤在一间屋里,被冻得瑟瑟发抖。几天的支教工作结束了,所有的孩子们都跑出来为她们送行,这一幕让她泪眼婆娑。回到主城后,一种强烈的思想在她心里燃烧、升腾,她永远都忘不了山里孩子那一双双对知识充满渴求的眼神。

  “搞教育就不要怕‘上山下乡’”熊明多次对朋友如是说。

   魄力:宁愿苦干不愿苦熬

  正如来彭水之前的担忧一样,熊明一到彭水,发现学校危房到处都是,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教室因危房被拆除后有效可用教室越来越少,因而大班额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个班学生人数70——110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让历届与教育系统相关的领导们头痛不已,没有钱没有教室学生不可能在露天上课呀。

  上个世纪90年代,包括彭水在内的300万苗族、土家族渝东南人民创立了闻名全国的“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面对这样一个大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大教育的现实问题,熊明为首的县教委领导统一思想,大家一致认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凭着“输不起”、“坐不住”、“等不得”的干劲,呼吁举全县之力办教育。

  彭水是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的区县,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保障与项目支持。为此,熊明同志积极为全县教育争资立项。2008年秋以来,她为全县教育系统争资6.23亿元,化解“普九”债务4849万元,搭建教育融资平台、成立重庆智彭教育投资公司,通过银行融资2.66亿元,2012年成立彭水教育发展基金会,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变教育投入不足,逐步破解了教育投入“短板”。扎实推进全县学校规划、项目申报及项目筹备等工作,截至目前已编制完成《彭水自治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三年规划(2009—2011年)”、“彭水县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规划、“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二期)需求规划”、全县教育“十二五”规划等22项,诸多规划的高质量制订,让彭水教育真正在“规划先行”理念指导下全力实施项目。

  熊明同志深入调研,走入每所学校实地考察、访谈、调研、听课,确立了小学逐步向乡镇中心校集中、初中逐步向十大重点城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的思路,着手开始对全县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她了解到在彭水每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入读自己理想的高中,不少本地的孩子不得不选择邻近区县就读,立即投入行动,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彭水一中的建设速度,积极协调为彭水一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功引入南开中学和重庆交通大学后勤集团与彭水一中结对发展。2009年9月2日,彭水一中新校落成,学校现已建成校舍9.2万平米,解决了8500名孩子的读书难题,成为一项惠及彭水67万人民的民心工程。2009年11月,投入1.5亿元启动县职教中心迁建工作,并成功创建“重庆市重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现已实现整校搬迁,实现首期招生,学校规模突破3000人,2012年秋季高中在校学生突破1.4万人,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学习比例达90%左右,比2007年提高60个百分点。高中教育发展“瓶颈”得到破解。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校舍安全等项目,通过4年的努力,已累计建成校舍22.13万平米、改造危房5.48万平米、建塑胶运动场16片、“班班通624个”,改造黑板1.68万平米。

  一位网友在网易论坛上兴奋的写到:龙射中学楼房耸立、桑柘中学楼房耸立、黄家中学楼房耸立、实验中学的建成、新的职教中心落成、彭水一中的建成、鹿角中学楼房耸立、........一幢幢教学楼、一幢幢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的动工修建,是彭水教育有史以来从没有过的发展速度,完全改变了以前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现象。

   交流:让“土老师”变“洋”

  “以前十年,一所学校也没几个老师能幸运的去重庆参加培训,现在许多老师每年都有机会走出去参加培训”。这是彭水许多老师的真实感受。熊明来自教育相对发达的主城,在重庆市很多部门、很多重点学校都有她的朋友,人员关系相当不错,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也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资本。

  她为彭水带去了诸多教育软资源的同时,凭借其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丰富的阅历,更是为彭水带去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以前大家嫌我们这些来自乡村的教师很‘土’,走出去,引进来,让我们乡里的老师也要变‘洋’。”熊明笑称。

  从2008年起,彭水县教委坚持以培训为抓手,全面启动了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工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委托西南大学建师培基地,借助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国和重庆研修网”三个远教平台,构筑“专题培训班、专家引领、挂职拓展、交流互动和拜师成长”“五条学习”路径。

  魏书生、韩珍德、曾国平、荆玉乐、朱德全等20余名知名教育专家、学者,这些闻名全国,彭水教师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大师们,都被熊明邀请,亲自来到彭水讲学。2008年以来,彭水累计举办各层次专题培训班88期、培训师资4.5万人次,全县教职工参加市级及以上各类赛事和征文以及县委、县政府表彰4569人次,其中张宗茂荣获“感动重庆十佳教师”称号。

  彭水还依托名校借梯登高,彭水第一中学与重庆南开中学实现“捆绑发展”、民族中学与璧山中学,县职教中心与重庆市教育管理学校、重庆交通大学协商构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试点办学基地”,汉三小成功与重庆树人小学、森林希望小学与重庆人民小学实现“结对发展”和3所市内领雁学校对口扶持我县3所学校,实验中学等5所学校与山东聊城市5所学校实现“一对一”帮扶,引进名校巴川中学幼儿园入彭办园。由此,我县初步构建了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职教育的优质资源共享链条,引领提升办学水平。通过办学水平和师资队伍素质的逐步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创新:发现“生态教育”

  近年来,熊明在对彭水教育深入进去后,率先提出“生态教育”的概念。在她看来,生态教育(Ecological Education)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彭水的生态教育以融入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实现城乡学生的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

  近年来,彭水以“生态教育”为核心理念,以专家引领为动力,以分层推进为策略,采用政策倾斜、资金保障、内外兼修、以点带面、城乡互动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实现“一年见成效,二年上台阶,三年显特色”的“三步走”目标,打造一批特色学校,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教师团队,促进县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和谐发展,创造出县域教育发展的“彭水模式”,加快了该县教育现代化进程。

  截至目前,该县特色校园特色纷呈、百花齐放。汉一小是根基教育基地,汉二小的幸福教育,汉三小美的教育,森林希望小学的绿色教育,龙射中心校的土沃苗壮,三义中心校的根雕教育,彭水一中的公能教育等,各有千秋,并且各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从制度、文化、活动、课堂等多个角度开展特色学校建设。

  以彭水龙射中心校为例,这所学校位于彭水县西北部,距县城30余公里,这是一所乡村小学。当地民风朴实,积淀了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本着通过科研课题研究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原则,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龙射中心校提出“土沃苗壮”办学理念。

  “土沃苗壮”即土壤肥沃,初生的幼苗长得很茁壮;“土”是土家族,“苗”是苗族,学校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将优秀的民族文化引入学校,引入课堂。大课间活动和美术工艺粘贴画是龙射中心校的特色。大课间活动,学校将校歌、民歌、课间操等融为一体,编排了具有土家族、苗族音乐、动作特点的大课间操。校歌韵律操、山歌操等表演,既锻炼了学生身体,又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陶冶情操,感受音乐和舞蹈的艺术之美。

  龙射中心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了美术校本教材,把土家族的民间“砂画”、“纸巾画”、“实物粘贴画”等传统工艺教给学生。学生的作品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自2008年8月以来,该校采用开放办学法,先后选派200余人次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同时请28名专家和名师来校办讲座、献课。根据“土沃苗壮”办学理念,创作校歌《放飞希望》,总结出“养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校训,创办校刊《龙小教育》,主编校本教材《故乡》和《龙射镇中心校养成教育三字经》。2011年12月6日,重庆市教科院分别授予该校“百佳办学理念”、“百佳校歌”、“百佳校训”、“百佳校本教材”等荣誉称号。

  专家认为,彭水县的一些学校不但发展快,而且也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的已经形成品牌。品牌一旦形成,就是一笔无形资产,就会在社会上享有更高的声誉,甚至从彭水走向重庆市,乃至走向全国。名校的相继诞生,会让彭水县的教育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感动:让校园充满“爱”

  怀慈母之心,担教育大任。这是熊明常说的一句话,她用实际行动,让爱在苗乡师生们心中蔓延“早上6点钟左右在家里吃第一餐到学校读书,下午3点过放学回家才能吃第二餐饭”。看着乡村的孩子们到乡镇的小学、中心校上学,饿着肚子听老师讲课的情形,熊明同志痛在心上。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怀下,她带领县教委同志落实解决孩子们的“爱心午餐”,全县现已建成“爱心食堂” 37个惠及1.79万学生,并表示要根本解决边远山区孩子在校吃住的问题,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将山里孩子带出大山,同时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爱心午餐”让孩子们更健康的学习和成长。2010年,又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启动“营养促进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让全县9.97万义务教育学生每周喝上三次“免费奶”,实现“留守儿童”全覆盖,成为彭水百姓津津乐道的一件大事和实事。在她的积极争取下,2012年春季,彭水县高中教育实现了免学费,作为贫困县实施教育民生工程重大举措,惠及1.4万个家庭。

  熊明同志非常关心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并积极向县里和市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改善特殊学校的办学条件,2009年将特殊教育学校整体迁至汉葭镇关口,实现学校教学、学习、生活一体化。她多次到学校看望孩子们,记得2009年的“六一”儿童节,熊明代表县教委送去5000元慰问金;她将荣获三等功的奖金1500元当即交给了特殊学校教师的手上,并嘱托说:“一定要照顾好孩子,父母不在身边,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你们要担起这个责任。”这是一种善举,却更是一种大爱。

   责任:让“苗乡”教育誉满神州

  通过办学水平和师资队伍素质的逐步提升,彭水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1年全县中考600分以上1377人,比2007年增加823人。2012年重点本科上线255人,在2011年185人基础上增加37.8%,是2007年3.15倍;600分以上37人,比2011年24人基础上增加54.2%,是2007年的2.1倍;全县各批次上线人数2968人,比2011年增加85.85%,是2007年的1.6倍。2012年彭水一中各批次上线1372人,邵虹淋同学以677分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实现彭水一中高考开门红。2010年彭水中学2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在熊明同志带领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努力工作下,取得了丰硕成果。2008年度以来,县教育党工委和县教委,先后被重庆市政府评为重庆市“两基”工作先进集体,新农村少儿舞美工程获全国先进集体,成功创建“重庆市文明单位”,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先进集体”,所承建的彭水第一中学1﹟教学楼被教育部授予邵逸夫第21批中小学捐赠项目优秀工程二等奖。另获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单项表彰奖22项、县级单项表彰奖19项。

  熊明也获得许多荣誉,在彭水工作期间,曾任彭水自治县第八届政协委员,现任中共彭水自治县委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政协常委;先后被县教科文卫系统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彭水县委、县政府评为“在彭水经济社会发展和‘五个彭水’建设中作出较大贡献”的同志之一,并荣记三等功;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被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和市教科文卫体工会评为“重庆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优秀党政领导”,被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市教育委员会被“五五”普法宣传先进个人,曾在2010年度被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考察列为正处级后备干部。

  熊明说,荣誉鼓舞人心,但令她最为欣慰的还不是这些,更重要的是彭水县已经营造了一个人才辈出的优质环境,让校长与老师们有了一个“海阔凭鱼跃”的平台。在生态教育的理念引领下,各校特色纷呈。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的已经形成品牌。品牌一旦形成,就是一笔无形资产,就会在社会上享有更高的声誉,甚至从彭水走向重庆市,乃至走向全国。名校的相继诞生,会让彭水县的教育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我们期待那一天。

【责任编辑:newsma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