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遥“钢的骨”闫建星开网店自救]
瘦弱的闫建星艰难地一针一针绣着十字绣。(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全身95%骨头变形,很多人预言她活不出10年
2013年1月11日清晨,平遥县岳壁乡偏城村,一农户院落里飘散着浓浓的中药味道。
炕上,侧卧着的女孩用两根近乎透明的变了形的手指,拈起枕边的手帕,拭掉嘴角的药液。手帕一角,几朵褪色的牡丹花用红笔细细描过。
“最后一服药也喝完了,太费钱了,每个月得200多元。”她嘟囔了一句,抓起头边的笔,在一张纸上写着:“黄芪20克,当归12克……”
这是一个补中益气的中药方。父亲默声接了过来,走出门去。
这个患有小儿麻痹、脊柱侧弯等多种疾病,卧炕15年从未去过医院的女孩叫闫建星。因电影《钢的琴》中下岗工人自制钢琴,江苏尿毒症患者胡颂文自制血透机自助透析,被誉为“钢的肾”。而闫建星尽管没有上过一天学,却自学医术,自医10年,可谓“钢的骨”。患同类疾病的病友,每月各种治疗费用少则也需2000元。而她,只用了病友十分之一的钱。她的不可思议之举,让羸弱的生命走过29个年头,但同时也濒临绝境。
变形人生的黑白胶片
十年前,很多人预言,只剩半条命的闫建星活不出十年。一位村民甚至和其父母谈妥,只要她一死,就把尸骨买过来给亲人配阴婚。
可闫建星活了下来。不仅活了下来,懂医术会扎针输液的她,还担当了全家人家庭医生的“重责”。除此之外,她还开了一家十字绣网店。夜以继日地刺绣,她盼着能将绣品卖个好价补贴家用。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病致贫、负重不堪的家庭。家中两条炕上躺着两个人,一个是残疾的闫建星,另一个是闫建星80多岁的姥姥。弟弟还在上大学,患有脑梗和胆囊息肉的父亲,在蜂窝煤厂做煤球养家。
闫建星患有小儿麻痹症,幼年的她尚可跛脚行走。那段作为“正常人”为父母分担农活的时光,成为她最美的记忆。
15岁那年,闫建星又患上了脊柱侧弯,她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她不想屈服于命运,坐在炕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但那年的某一天,“狰狞的骨头”压迫到神经,她彻底丧失了“坐”的能力。
到18岁时,她全身百分之九十五的骨头变形,高烧不退,躺在炕上等同一个废人。
21岁那年,闫建星没有迎来青春带来的希翼,只迎来一场剧烈的并发症。将近一个月的输液打针,折腾光这个家最后一角毛票。但是,被村医判了死刑的她,却又奇迹般挺过来。
那时起,闫建星明白了“要么等死,要么自己赚钱看病”,否则她就是压垮穷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残疾女孩的“概念中医”
“我要学医,以后自己看病抓药,可以省很多钱。”她的坚持,父亲不忍漠视,为她买回了一本《中医学概要》。厚厚的《中医学概要》,至今,她翻看了不下百次。后来,父亲还给她买回《中药材图鉴》类的书籍。
不可否认,闫建星的中医学“完全是概念化的中医知识”。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她懵懂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观面色、看舌苔,琢磨着那张没有血色的脸,如同审视着没有血色的青春;用另外一个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呼吸,给自己号脉;再枯燥的理论知识,在死一般的静谧中,也变得生动起来……
村医到家里来为她抓过几次中药,闫建星虚心求教。多年查找药方,深入药理,最后,她尝试着利用了解的中医知识,结合病情,给自己定了个“补中益气汤”基础方。
自己开方治病,闫建星居然三年没有再患严重的并发症支气管发炎。而她身上的褥疮,也比其他病友轻很多。
前几天,一个病友因骨头变形伴随器官器质性病变,死于心衰心肌炎,闫建星难过了很久。
生活,对于他们来说,近乎绝望。中药承载着闫建星的生活希望,她告诉了几个病友自己的药方,却少有人去抓来吃,她总结了原因“不具有普遍性,依赖医生惯了,怕吃出问题。”
大米猪肉的“专用补给”
小儿麻痹也罢,脊柱侧弯也罢,治疗一年有人要花几十万元。省钱,是闫建星自学医学的初衷。但到最后,“医”便成了兴趣。“褥疮发炎就配消炎的,头孢比青霉素安全,严重时就加成3支;感冒高烧就配柴胡、病毒唑。”第一次给自己输液,她在手背上扎了8针才找到血管,“这点疼,根本不值一提,我日日都在痛,哪一次的痛都比这强烈一百倍。”
闫建星还有不少“创举”,打退烧针时她没法往臀部注射,竟发明了“胳膊注射法”。
面对多病的家人,闫建星“跃跃欲试”。父亲脑梗,她给他输营养类、预防类的药物;母亲感冒发烧,她拉出一张药单,输液一个小时以后就退烧了。遇到“医效”不明显的情况,她也沮丧,就思谋换“药方”,居然从来没有出过事故。
闫建星自医,村民纷纷称奇,有位村民还让她开过两服中药。“我这算是非法行医吧!”闫建星自嘲。也曾想过用医术造福更多困难的人,但也不得不考虑到很多现实问题。
用“瘦骨嶙峋”形容闫建星毫不为过,这是长期病痛折磨和营养不良的结果。每年不间歇的感冒,使得她说话时带有浓重的胸腔共鸣声。因身体虚弱,她在电脑前学习一会,就会感到困乏。
逢年过节时,这个家才能看到一丝儿肉腥。4元钱一公斤的大米,则是家里供闫建星补营养的“专用粮食”。一个冬天里,只以土豆白菜度日。闫建星偶尔会吃上一顿猪肉,她就忍不住想,鸡腿的味道该有多美。但她马上又会否定自己,“要求那么高,在这个家里是不道德的”。
梦想难容的疼痛无助
“心情静如一潭湖水,仿佛任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也不会泛起一丝的涟漪……”当闫建星深夜写下这么恬静的文字时,她正躺在有些冰冷的炕上,盖着薄薄的被子,钻心的骨痛一再将她淹没。你无法想象她的痛苦,痛苦到极致,就归于平寂。
若是没有文字,闫建星就没有今天。从妹妹们的课本和作业本,开始了她的文字启蒙。对文字天生的喜好,再加上坚持自学,她对文字的掌控能力越加深厚。一篇QQ日志里,她这样写道:“虽然整日疼痛难忍,痛不欲生,继而彻夜不眠,却反而有更多的时间看书了。于是,在那段以血泪织成的岁月里,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除了暗夜里凄惨的啜泣,孤单流泪待天明,便喜欢整天抱着一本书静静地发呆。阅读,以减轻痛楚。”
2012年,在网友们的关注和帮助下,她建起了一个淘宝网店,销售着一些珍珠玛瑙之类的饰品,上家供货,她从中抽取一点提成。她还学起了十字绣,一幅绣好的作品,在爱心志愿者们的拍卖下,卖了3000元。
但是,精神上的慰藉,还是无法隔阻身体状况的日益变差。臂骨腿骨的弯曲程度越来越大,就连锁骨也开始扭曲。受到压迫的内脏仿佛在呻吟,她的呼吸也愈加沉重。
一夜又一夜,骨头被病魔一点点地吞噬着,她在键盘上敲下一行行诗句,因为“这样可以减轻疼痛……”
1月13日,她的信心,看起来在一点点流失,被脊柱挤压得严重变形的右臂和右手又胀又沉,几乎抬不起来了,每绣一针十字绣,都感觉好吃力。“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我只绣完一根整线,真想哭,真的好无奈也好无助。”
“柔柔纤指轻敲键盘,拨响了文字轻盈灵动的风铃,叩醒灵魂深处的那一抹柔情,宛若月光透过那淡淡袭来的薄雾轻烟潜入心田,洒下一片星星点点的印记。”冒着疼痛的冷汗,她写完这一段文字。
接着,她打开网上一部《药典》电子书,凝神读了起来……
本报记者 高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