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赔模式”拉上保险 噱头还是骗局?
时间:2012-07-11
作者:网编
来源:网络

     日前,某网络安全公司宣布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网购敢赔险,称如网民在网购时遭遇钓鱼网站、网络木马导致财产损失,可获得最高8000元的现金赔付。前提是使用该公司杀毒软件和浏览器产品。一时间,关于这一合作是“噱头还是骗局”的质疑声四起。有数据显示,每年钓鱼网站或诈骗网站给中国网民造成的损失近300亿,如此巨额赔偿,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敢赔模式会不会让人保“赔”到死?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网购遇骗网民达6169万。《2012年中国网站可信验证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每年钓鱼网站或诈骗网站给网民造成的损失不低于308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额,该公司总市值为38.78亿显然不够赔,而这些赔偿难道将由承保的保险公司一口吞下?




 图:该公司总市值×10才够赔这300亿损失吧

      有分析人士认为,其实赔付的“信心”来自于“敢赔模式”赔付的高门槛。从该公司的赔付条款看来,几乎很少有消费者能够拿到赔款,而与保险公司合作后,为了各自公司利益,这一门槛只会更高,甚至出现“踢皮球”的问题。
     此外,这种默认为用户上的“敢赔险”是否为正规保险公司险种,具有何种法律效力,是否有合同,等等问题目前都是未知数。“被保险”的细节到目前为止尚未对公布,但这却成了该公司高调宣传的安全行业第三代革命,营销做的确实过头了。
     此外,值得商榷的是由于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从法理上讲,消费者是先履行义务,后行使权利,而保险公司是先行使权利,后履行义务,这就注定了消费者在法理上永远处于弱势的地位。由此可见,保险是一种特殊的消费,消费者必须慎之又慎!更何况这个投保人还不是消费者本身,而是一家出于推销自家软件产品为目的的商业公司。
     对此,某业内人士分析,称“敢为天下先”是好事,但办不好很容易就变成了一件坏事,“敢赔”模式是对当前国内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下的一种尝试,但一开始就捆绑了功利之心的做法不可取,在不明确、不透明、不彻底的层层运作之下,很可能成为遭致消费者一致反感的失败案例。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