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女迷路30公里因羞于问路流浪3天
时间:2012-07-10
作者:
来源:

  本报讯 17岁,已经读初二了,谁也想不到,只是因为下错车迷了路,莆田仙游女孩小钦(化名)居然在福州流浪了3天2夜。

  6月29日,小钦在仙游坐上了大巴,她本该在涵江下车,再转车前往福清,结果却因忘记下车来到了福州。

  没有手机,没有报警,不敢找路人求助,饿了就吃面包,累了就在路边休息。在这个对她而言完全陌生的地方,她沿着马路,走了3天2夜,一直从汽车北站走到了闽侯甘蔗,最终,饥饿难耐的她才鼓足勇气,向一名食杂店老板求助……

  家人一度以为被坏人拐走了

  面对求助的小钦,食杂店老板立即报了警。随后,小钦被送到了闽侯救助管理站。在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帮助下,小钦联系上了自己的家人。

  昨日上午,在闽侯救助管理站里,从仙游赶来的吴先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小钦。

  吴先生说,他以开三轮车载客为生,小钦今年17岁,读初二。正值暑假,前几天,女儿说,想去福清音西镇的姑姑家玩几天。由于女儿平时很少出门,吴先生觉得,趁着假期出去见见世面也好,就同意了。

  6月29日中午12点多,吴先生为小钦买了仙游到涵江的车票,并送她上车,还给了她30元钱。由于该车没有直达福清,吴先生再三叮嘱小钦要在涵江下车,然后乘涵江到福清的车,在福清宏路车站下车。

  “我还联系了她姑姑,让她到福清车站接小钦。”吴先生说,当天晚上,他接到小钦姑姑的电话,说没接到人。

  按理说,小钦在下午四点左右就该到达了。吴先生马上意识到,小钦可能中途走丢了。

  由于小钦没有带手机在身上,小钦的姑姑询问了汽车站并连夜在福清的街头小巷寻找,却都无果。6月30日上午,心急如焚的吴先生也赶到福清,一起寻找走失的女儿。

  “在福清找了两天两夜,也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了,还是没有女儿的下落,当时心里真的很担心,怕遇上坏人,被人拐走了。”吴先生说。

  饿了吃点面包累了在路边休息

  而在家人寻找自己的同时,小钦也在苦苦找寻回家的路。

  昨天,在闽侯县救助管理站里,经过工作人员的细心开导,小钦慢慢说起了这些天的经历。

  小钦说,当天自己上了车后,忘记了要在哪里下车,就一路坐车到了福州汽车北站。到了福州之后,她一下子就懵了,感到人生地不熟,很担心遇上坏人,心里非常害怕,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就一直在街上走,就想找到回家的路。

  饿了,她就吃一块一元钱的面包喝一点矿泉水;累了,她就坐在路边稍稍休息片刻,然后继续沿着马路走。

  小钦说,在她初到福州时,曾经向一名路人借过手机,想联系父亲,可能因为信号不好,一直联系不上。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向别人借过手机了。

  7月1日傍晚,小钦走到了闽侯甘蔗街道校园路。由于身上的钱花光了,肚子也饿了好几天,又急着想回家,小钦终于鼓足勇气向路边一家食杂店的店主求助。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刚见到小钦时,她披散着头发,可能是这几天流落街头,阳光暴晒的缘故,皮肤显得有点黑。“她很害羞,不愿意和别人说话。”之后,经过检查,女孩身心没有问题。

  受整个大环境影响 现在的孩子独立性会差一些

  一名17岁的女初中生,在3天2夜的时间里,其实有很多求助方式,报警求助、向路人求助等等,现在通讯发达,其实很快就可以联系上家人。但女孩选择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寻家”方式。这连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都觉得“很离奇”。

  对此,福建省煤炭医院心理科林主任认为,这种行为方式与女孩的性格以及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女孩比较内向,从老家出来后,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她就选择了一个自认为最能保护自己也最保险的方式找家人。

  林主任认为,这属于一个极端个案,但从整体上讲,与过去的孩子相比,现在的孩子独立性的确会差一些。这和整个大环境有关,家长、学校、社会都有责任,这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的结果。

  首先是家长,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度保护,让孩子很少有独立面对突发情况的机会。单就这个事件来说,家长需要对初次出远门的孩子进行评估,孩子在出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然后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自己送,或者交代大巴车司机帮忙提醒一下。

  其次是学校,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生命教育,遇到突发情况要怎样求助、跟谁求助;在挨饿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很难想象这个女孩饿了这么多天才想到求助。

  还有就是社会,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恶性事件被广泛传播,让孩子对社会缺乏一些安全感,不懂得判断谁是可以信任的;同时,在公共交通体系,应有的告示提醒也被淡化了。

  “经历不是用来批判的,而是用来总结的。”林主任说,对于这个女孩来说,这种经历不是人人都有的,遭遇一些突发情况不见得就是坏事。人生总会有挫折、起伏,会总结经验,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这就是成长。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