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网友“花总”利用新浪微博,不断发布针对欧阳坤及世界奢侈品协会的负面信息,持续时间达一个月之久,一时间出现大量粉丝转载并发布负面评 论,
近日,某网友“花总”利用新浪微博,不断发布针对欧阳坤及世界奢侈品协会的负面信息,持续时间达一个月之久,一时间出现大量粉丝转载并发布负面评 论,对世奢会造成了不小影响,并有部分不明真相的媒体被其煽动利用,竟然出版了负面新闻,文章列出诸多解释只为抹黑,表现方式不敢恭维,但是奇怪的是,网 上的所有声音都是一边倒,完全缺失世奢会的回应,又听闻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因发布不利信息被警方立案调查已被证实,凭笔者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觉得其 中必有蹊跷,或许可能这是个有计划的“抹黑行动",但是到底这背后存在着什么利益链或者玄机呢?记者本着平静的心态,随即展开调查。
记者仔细观察,这个“花总丢了金箍棒”新浪微博上的头像为一个“花脸猴子”,虽然新浪认证信息上标注是“《花果山装腔指南》作者笔名花总”,但 在网上却找不到任何关于他的真实资料与联系方式,难免让人觉得无影无踪、虚无缥缈,如果为了炒作,为何“隐姓遮面”呢,再看其微博发布的所有内容,一共不 足 80 条的微博里,竟然绝大部分都是用来攻击欧阳坤和世奢会的内容,可见攻击意图明显,并非一般质疑,更奇怪的是,在他微博里每发布一条攻击言论,就会有百位左 右的粉丝进行辱骂性评论(不排除是雇佣粉丝),完全没有支持者的声音,就欧阳坤多年的行业成绩,全部是骂声应该不可能,记者觉得其中必有蹊跷,随即匿名向 其中一个跟骂的粉丝发送私信求证,问其是否对真相有所了解,得到的回答却是“花总说啥就是啥,管你屁事”,随即记者又对另一个被认证的“铁杆粉丝”发送私 信,问其同样问题,得到的回信却是“花总要出位、总要捧捧场”,最后,记者重新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以匿名的形式对“花总”发的一条攻击言论进行正面的客 观评论,本想等待“花总”回应,不料 1 分钟后,其客观评论被删除,当欲再次评论时,发现帐号已被博主拉黑禁言。
通过这个实验,记者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偏激,随即联系新浪微博的相关客服人员,客服人员表示,新浪微博里不排除有“僵尸粉”或者“雇佣粉”的存 在,新浪对其言论不承担审核责任,如果有博友恶意攻击他人,可以通过私信向管理员举报,新浪微博管理员将根据《新浪微博社区公约-试行》进行处理,记者发 现,针对欧阳坤与世奢会发布攻击言论的除了“花总”外,大多都是未经认证的粉丝,随后记者在网上搜索到不少广告,出售“粉丝、评论、转发、恶评”每条1 毛,这个结果让记者大跌眼镜,顿时觉得世奢会可能被人设计陷害。
一个匿名微博的攻击,能折腾到这个份儿上,让欧阳坤和世奢会陷入信誉危机,一定有其幕后不为人知的利益驱动,为了客观的反映问题,记者随即联络 了世奢会北京办公室,世奢会工作人员向记者透漏,大概在 5 月底,他们发现这个“花总丢了金箍棒”无真实名字和头像的匿名博主在其微博上对欧阳坤及世奢会发起“恶意攻击”,协会工作人员在其期间多次向新浪微博投 诉,均未得到及时处理,在发布大量攻击性负面信息一周后, 2012 年 5 月 30 日 19 : 04 分,世界奢侈品协会的官方邮箱接到疑似“花总同伙”发来的一封匿名敲诈邮件,邮件中表示索要三十万“公关费”即可停手,并婉转的表示可“分期付款”,为了 证明邮件敲诈者与“花总丢了金箍棒”账号的关联性,协会邮件回复对方,要求敲诈者删除其中一条已经发布的微博以此证明其操控权,大约 5 分钟后,该条微博被删除。
世奢会财务告诉记者,因这个“花总丢了金箍棒”为网络称呼,无法知道其背后真相,网上找不到他的任何真实资料和联系方式,也无法获得其个人信 息,为了维护个人及协会多年以来建立的行业声誉,迫于无奈,按照对方要求,向其提供的十个账户中分别汇去了首笔“预付款”,希望对方就此不再恶意骚扰,从 此息事宁人,但汇款之后,对方却表示至少收到十万元“首付”才会暂停,否则将继续发布,并威胁若拿不到钱,还将要整理材料爆料给媒体制出负面新闻,无助之 下协会向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报了警,根据“花总丢了金箍棒”使用的IP,很快锁定其在上海地区,警方通过对事件的调查,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决定对此立 案侦查。记者随即向上海市公安局办案单位联系,警方称已经立案侦查不便透漏更多细节。
然而,警方立案的消息很快被“花总”知道,记者从微博中看到,花总言论不但没有停止攻击,并在6月11日22:23发布微博预告“本周内将有重量级媒体深度调查报告出笼”,此语气难免让人感到其行为必有幕后操作,虽然只是一句预告,但接下来的事情似乎令人惊讶。
果不其然,迎合了花总的微博预告,南方某报纸居然在2012年6月14日刊登了标题为”廉价的世奢会”,并在其头版、二版、三版,以调查的口 径,来龙去脉的阐述了近3万字,文章意图只有一个:抹黑世奢会与欧阳坤形象,而更加令人吃惊的是,该媒体居然将欧阳坤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刊登到了报纸上, 记者从业十余年,从来没见过哪个报纸会把他人的居民身份证信息以负面报道的形式,刊登在报纸上,而更让记者不得其解的是,这个严重的错误不应该出现在南方 周末这样的主流媒体上,难道他们没有审查流程吗?还是记者的故意行为?
就该媒体这篇文章客观而言,第一,除了司法机关授权发布许可,任何媒体没有权利把公民身份证信息刊登在报纸上,何况欧阳坤还是个业界名人,作为 一个主流媒体,审核如此松散;第二:文章使用了三个整版,只为贬损欧阳坤与世奢会形象,缺乏客观言论与对方声音;第三:文章中多数引用来源不明,比如文章 中总会使用“花总”说、或是化名“张凡”说、还有是“不愿意透漏姓名”的某某说,却没有用一个真名真姓的言论来源,信息来源与内容真实性令人怀疑;
媒体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窝蜂的倾向报道,可以理解,这不,得意的“花总”又在其微博上6月15日12:21发布预告,声称“请关注今日出街《新 X报》、《南方XX周刊》与网易XX头版,继续揭露山寨协会丑陋面目”,还是果不其然,《新X报》在其第A14、15两版公开使用“世界奢侈品协会被指皮 包公司”为标题,大肆渲染世奢会所谓内幕,耗费了2个整版,内容与南方媒体相近而不同,记者观察,每一次报纸刊登后,“花总”必然会积极的拍照贴图,还会 兴奋的呼唤粉丝们对其进行评论和转发,感觉一切都好像被安排好似的,来的那么快却又那么准时,所有的节奏都似乎迎合着“花总”的安排,而立场都是一样:抹 黑。
两个主流媒体的大幅刊登,引起了很多都市报的“兴趣”,在这些地方媒体眼里,认为这样的主流报道好像是给世奢会判了“死刑”,既然这样了,无需 考虑和证实,谁都想上去“踹”一脚,更有《羊城X报》直接就用世奢会被指是“骗子公司”这样直白的字眼作为标题大肆报道,可能写这个文章的记者都不知道世 奢会到底骗了谁,何来骗子之说,或许是为了赶个新闻末班车,报个猛料抓点眼球而已,个人认为这种一窝蜂的媒体转载行为,本身就是缺乏对内容出处核实的一种 失职行为。
而就在以上媒体轮番轰炸的时候,“花总”突然在6月16日 04:28 微博上声称要暂时“离境”,或许是因为对立案侦查的躲避,当记者试图联系花总时,南方都市报的一位朋友告知记者,“花总”真的离境了,并去了越南,回国时间不详。
记者这几天仔细阅读了刊登的几篇文章,不难发现,内容大都是缺失协会这边声音的负面稿,文章中大量使用“花总”的一词言论,试想,花总到底是 谁?什么背景?有何企图?可能这些媒体也不清楚,如此草率的文章引用,便使内容失去了应有的平衡感,因此加大了对协会的攻击力量。某些媒体不经证实,就使 用“皮包公司”、“骗子公司”这些字眼给人戴上,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这种连锁反应无论真假,一旦负面言论先入为主了,就媒体经验来说,无论受害者怎么回 应,发言几乎都会被舆论淹没。
面对以上媒体的“一面倒”的报道,我很想倾听一下欧阳坤本人和世奢会的官方回应,6月20日下午,记者在世奢会办公室见到了欧阳坤,欧阳坤深知 前几次被某调查记者“利用”,这些调查记者只取谈话瑕疵,不顾真相,目的是为了迎合负面标题,因为文章调子已定,很难再有客观心态。欧阳坤也认为这次是被 人设计陷害了,他说:“负面文章中,只有10%关于我个人的部分是真实的,其他90%都是假象捏造的,毫无事实依据,把感冒说成癌症,就是我现在的感觉, 因为警方要求暂时不做回应,避免被搞成新闻事件影响办案,所以没有公开反击对方谣言,但已经憋了很久,还要继续忍耐,等警方缉拿其幕后黑手之后,我们的真 实会为我们证明一切,这些不实报道将会在真实面前失去立场”。
欧阳坤谈到了自己的感受说:我作为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区的创始人,目的只是为了塑造中国民族品牌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世界本不属于我们,但我们可以创 造,我们全国各地组织奢侈品展览,目的是为了推广奢侈品文化和会展经济;我们与中国贸促会联合成立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目的是为了有计划的将中国本土奢 侈品企业全球化;我们组织召开奢侈品关税论坛,目的是为了帮助国家扩大进口、拉动内需、缩小国内外价格差异论证一个科学建议;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行 业和公众的角度在发展,看看中国几千年文化积累为何至今没有一个国际奢侈品牌?中国不缺文化,不缺实力,中国缺少的恰恰是行业凝聚力和向前的精神,挖墙 脚、翻家史的行为只能让社会倒退,如果一份坚定的民族责任感被说成是唯利是图,让我感受到的不是压力,而是民族自卑感,是中国社会在转型期的不自信表现, 世界本不属于中国人,但中国人可以创造世界。
北京市拓夫律师事务所律师于立新告诉记者,世奢会的法律身份和运营方式完全没问题,也没有报纸中夸大的瑕疵,根据美国政府注册证书和中国驻美大 使馆提供的领事认证,World Luxury Association(世界奢侈品协会)是在美国政府批准下注册成立的经济组织,成立于2008年,World Luxury Association成立以后,由注册所在地州政府提交给美国国务院进行签印,由美国国务院认证官SONYA N.JOHNSON代国务卿签署,此行为并经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驻美大使馆的官方认证,这两个文件足以证明世界奢侈品协会严谨的国际组织法律地位。
于律师强调,世奢会在国内的运营方式也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世奢会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美国社团,同时也是一个以协会形式存在的全球性品牌,拥有 自主商标注册与知识产权保护,世奢会本身可以是非盈利的品牌形象,但其在国内开展会议展览活动等业务,已授权给世奢会(北京)国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运营, 并在其工商核准的经营范围内进行项目合作与盈利,是法律授予的权利。其二,世奢会以品牌的方式出现在活动里,目的是树立协会的商标形象,塑造自身影响力,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与《商标法》相关规定,是法律授予的权利,无论哪条法律,都无法证明以上行为是错误的。
因此,凡事都要讲法律依据,你可以对法律条款提出质疑,但不可以质疑世奢会的合法性,客观来说,这里面唯一不合法的就是发布负面言论的动机和行 为。其实类似这样的商业攻击案例有很多,大多用抹黑为前提,进行敲诈勒索或者是不正当竞争,但利用新闻媒体误导客观性,制造负面舆论,并不多见。
有专家质疑世奢会所发布的华人海外奢侈品消费数据太夸张,对此欧阳坤告诉记者,外行看内行,国内某些专家闭门造车的思路并不科学,中国人海外消 费数据不但不夸张,而且还很保守,奢侈品消费数据是以消费发生额来计算,我们统计的是实际消费,不是平均消费,以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均值来计算显然不 是真实数字,欧阳坤举了一个例子:假设1000个游客中有100个富豪,每个富豪消费100万买奢侈品,就是一个亿,如果按照人均消费计算,1000个游 客等于每人消费了10万,其实很多人是没有消费的,强行按照平均值给他们算一份,显然是不科学的统计方式。
因此,欧阳坤强调,我们的统计更加客观和精准,不平均、不推测,是完全依据实际发生额来计算,世奢会统计海外奢侈品消费是按照单品交易额100 欧元以上才为计算起点,在欧洲几个集中商业区域、有数的品牌旗舰店、通过店内特约研究员收集的每日开票总额,按照游客护照和退税单除去华人以外的其他国家 人数,再加上统计周期天数,这个净值就是不包括隐形消费在内的华人海外奢侈品消费总额,至少比通过第三方渠道去获得信息要直接的多,更加精准和快捷。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的言论,证实了欧阳坤的说法并不夸张,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商务部工作会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仅仅就我国游客在美国的消费情况算了 一笔账,就让人吃惊:“根据国家旅游局长跟我说的,今年到美国去的大概有一百万人,平均每个人退税购买的商品在7000美金以上,就是70亿呀。”仅仅在 美国一个国家,中国游客购买高档商品就要消费460多亿人民币。如果算上国人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购买奢侈品的金额,数目将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不仅如此,出国购物的庞大群体也使得商务部难以视而不见。陈德铭说:“真正的国内大企业家是不会旅游一趟带回几个LV包、瑞士手表,带几个 iPad、iPhone的,买这些的往往都是一些新兴的、工资刚刚增加的人。”而真正产生的大额奢侈品消费的人群,还有很多未在统计之内。
而《每日邮报》报道,富有的中国游客在英国今年的打折促销季中几天时间消费的奢侈品就达10亿英磅。由于中国顾客消费能力很强,英国媒体基于 “英镑”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北京镑”,即为中国人所花的英镑。“北京镑”所消费的Burberry、LV、Gucci等大牌奢侈品预计将会占整 个奢侈品行业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以此看来,世界奢侈品协会公布的数据并不为过,可能因恶意攻击被质疑误导,对于不明真相的媒体,随便采访几个在国外的旅行 社就应知道这些。
对于“花总”攻击欧阳坤的动机仍是个迷,业内人士分析:除了网上所说的敲诈勒索以外,很可能还有炒作的嫌疑,至少在此之前,我们并未听说 过“花总”这个人物,都是因为攻击欧阳坤和世奢会,“花总”火了,他可借此提升自己或变相推广作品,合乎情理,因为无论这场战斗的结果如何,受益者无非都 是花总,输了,也出了名,赢了,名利双收,而欧阳坤在舆论中便成了他的牺牲品。
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办案民警给记者分析,“花总”扇动部分“铁杆粉丝”鼓吹转载,故意造成“网友热议”的假象,增加负面传播力度,想给欧阳坤和单 位造成不可收拾的负面局面,欧阳坤报警后,“花总”再将“负面言论”转化为“负面新闻”,目的是使用不断的新闻舆论扰乱办案方向,从而达到转化目标为了使 自己脱身,也不排除有同伙作案、浑水摸鱼的可能,甚至包括记者在内,虽然目前有部分媒体被“犯罪动机”所利用,但如果证实记者与敲诈勒索者有利益驱使关 系,或为犯罪行为扩大宣传,提供作案条件,也将承担连带刑事责任。
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报刊司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对新闻记者未实地采访,仅凭网络信息或者道听途说编写不实报道的,将追究新闻单位和主要领导责任,如果证实发布不实信息而引发敲诈案件的,还将追究个别记者的责任。
国家新闻出版署之前印发了 《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其中明确指出: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必须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深入新闻现场调查研究,充分 了解事实真相,全面听取新闻当事人各方意见,客观反映事件各相关方的事实与陈述,避免只采用新闻当事人中某一方的陈述或者单一的事实证据。国家新闻出版署 印发的规定还明确提到:新闻记者开展批评性(负面)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新闻来源,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准确,新闻分析及评论文章要在事实准确 的基础上做到公正评判、正确引导。根据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有关数据显示,2010 年,新闻出版总署共受理记者收受钱财、敲诈勒索等举报案件 76 件,全年查实 88 名新闻从业人员违法违规。其中 60 人因严重违法被列入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记录名单。因违反法律法规被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理的人员 10 名,另有(涉嫌)违法犯罪的 18 人,其中 15 名记者或媒体工作人员已被判刑。
根据以上情况,记者分析,可能目前很多媒介不了解真相,事件已经被误导,媒体在跟报此类事件的时候,很少站在无错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而是在问 题中继续找问题,把优势事件淡化、把瑕疵事件放大,这就是负面报道的实质性;根据一般新闻报道的负面效应分析,网络的声音很多时候也是舆论一边倒,只问出 处不问根源,舆论往往来自一处,却形成一片,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媒体的引用和转载行为在大多时候,是不会去核实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客观 性,一般只看出处,这样一来负面新闻轻易得到传播,很容易让一个品牌处于“道德破产”或蒙冤,呈现停滞状态,逐步消亡;但我们要清楚的明白,任何机构都不 能代替法律给一个企业或个人“判死刑”,这种道德责任承载是巨大的,如果最后的真相不是媒体所说,那么谁又能站出来为蒙冤者恢复名誉呢?
截止发稿时,世奢会委托律师已经开始准备相关材料,将对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名誉权的诉讼,欧阳坤表示,用法律武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才是最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