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19路公交车,宋荣清为让座的毛先生送上“感谢卡”。
宋荣清和老伴赵润兰自制的“感谢卡”
在渝中区枇杷山正街,住着一个名叫宋荣清的“多事儿老头”。现年79岁的他,为了感谢那些主动为自己让座的陌生人,特意设计制作了300张“感谢卡”在公交车上派送……5年时间过去了,宋大爷共计送出了150张卡片。如今,为了唤醒更多市民奉献爱心,宋大爷打算把这项“工程”扩大——“不管给谁让座,只要我看见了,都会上前送上一张‘感谢卡’!”
他的创意
突发奇想 制作300张“感谢卡”
故事的主人翁叫宋荣清,今年79岁,老伴赵润兰比他小4岁。自打老两口从单位退休后,他们就喜欢乘坐公交车前往主城各区的公园、步行街溜达。
“乘车的时候,常常遇到好心人给我们老年人让座。”宋荣清欣慰地说,2007年的一天,他和老伴在乘车外出时,遇到了三四个陌生人,都抢着给他们让座,“当时我特别感动,回家后就决定要设计制作一些‘感谢卡’,派送给公交车上那些主动为我们让座的好心人。”
说干就干,就在当天晚上,宋荣清就找来纸和笔,完成了“感谢卡”的设计草稿。次日上午,他来到住家附近的一家复印店,花90元钱制作了300张“感谢卡”。
出门必带 公交车上送给让座人
自从“感谢卡”印制好后,老两口每次出门乘坐公交车,都会随身带上几张卡片,以便随时送给好心的让座人。昨天上午8时许,宋荣清和老伴一起乘462路公交车从观音岩前往肖家湾办事儿。由于恰逢上下班高峰,公交车内很是拥挤。就在老人站立都有些困难时,25岁的杨月梅立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主动为宋老汉让座。
“谢谢你给我们让座,这是送给你的。”不等在位子上坐定,宋荣清就从兜里掏出一张“感谢卡”递给了杨月梅。杨月梅看到,这是一张如同名片般大小的卡片,白色的底板上印制着“谢谢您”三个大字,以及一个配有“让座”字样的爱心Logo。在卡片的底部,还留有老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中午12时许,老两口乘坐819路公交车从肖家湾离开。在这辆车上,25岁的毛先生和母亲牟女士也齐齐起身,为宋荣清和赵润兰让座。为了表示谢意,宋荣清也给他们送上了两张“感谢卡”。
送出150张 两张卡片可领礼物
昨天下午,记者在观音岩宋荣清老人的家里看到,桌子上摆放着几盒整整齐齐的“感谢卡”。宋老汉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派送“感谢卡”算起,他在5年里共送出了150张“感谢卡”。“有些人觉得接受让座是理所应当,但我却认为说上一声‘谢谢’远不能表达内心的感激。”宋荣清说,他要以派送“感谢卡”的方式表示谢意,“一直坚持到我走不动为止。”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小卡片的背后还印着“持贰张可得小礼品一份”几个大字。原来,凡是两次获取“感谢卡”的市民,均可从宋荣清这里获取一份“神秘礼物”。“礼轻情意重,为的是表达我的一点小心意。”宋荣清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了这份“神秘礼物”——一枚写有“一生平安”的中国结。“这礼物已经准备好5年了,只是至今还没有好心市民来领走它。”
他的故事
年过七旬 他多次在公交车上让座
在老伴赵润兰眼中,宋荣清一直是一个热心肠。“打从年轻的时候,他就乐于助人……”赵润兰告诉记者,由于年事已高,宋荣清已经无法像当年那样四处“出手相助”,“但他还是不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让座。”
这不,就在一个多月前,党龄55年的宋荣清就主动起身把座位让给了一个身怀六甲的孕妇。“让座本来就是举手之劳,一旦发现了孕妇、病人、残疾人,以及看上去比我年长的老人,我都会主动给他们让座。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你让让我,我让让你,都是互相帮助嘛。”宋荣清昨日如是说。
他的心愿
派送“感谢卡” 唤起更多人献爱心
“前几天,我看到你们报纸报道的一则新闻,说的是由于无人让座,一位白发老人只好在所乘轻轨的车厢中席地而坐的事情(本报5月30日曾作报道)。看了之后,我觉得很痛心。”宋荣清告诉记者,为了唤起更多市民奉献爱心,最近他打算把派送“感谢卡”这项“工程”扩大——“以前我只向给我和老伴让座的好心人派送‘感谢卡’,打从现在起,我准备改变一下,不管大伙儿给谁让座,只要我看见了,都会上前送上一张‘感谢卡’!”
对于派送“感谢卡”的事儿,宋荣清的老伴和一双儿女都表示赞同。女儿宋女士称,将以让座等实际行动支持父亲。
各方评价
让座人:
收到“感谢卡”很感动
“没想到给老人让个座还会收到‘感谢卡’,卡片的制作虽然很简单,但我心里觉得很温暖。”25岁的杨月梅刚刚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重庆,常常给人让座的她表示,虽然让座不是为了图他人的感谢或回报,但当收到宋大爷的“感谢卡”时,她依然很感动。“这张小卡片很有意义,待会下车我就给它拍个照,发到微博上去!”杨月梅表示,自己会细心收藏这张“感谢卡”。
对于杨月梅“让座不图回报”的说法,同车乘客刘希艳表示赞同。但她也坦承,曾经几次不愉快的让座经历,让她的让座积极性大打折扣。“以前一见到老人、小孩、孕妇,不论自己拎了多少东西、身体多疲倦,我都会起身让座,可如今我会有选择性地做好事了。因为有时让座后,对方不仅不开口致谢,甚至都不正眼看我一下,似乎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刘希艳称,只有受益人不再冷漠,让座的人群才会越来越大。
专家:
老人送卡起到示范作用
“老人自制感谢卡送让座人是公民意识的体现,值得提倡!”昨天,社会学家、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首席高级心理咨询师谭刚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宋荣清的这一举动表示肯定。他认为,让座并不是单向行为,爱心也需要在让座人与被让座者的双向互动中实现流通。
“‘尊老爱幼’是一体化的,年轻人让座体现了‘尊老’,而老人回赠卡片则是‘爱幼’的表现。”谭刚强说,虽然这张小小的卡片既不能吃也不能用,还不能当摆设,但它却充分体现了老人的感恩精神,同时也能对让座人给予心理上的慰藉。
针对目前有一些市民不愿给老人让座或给让座人“泼冷水”的现象,谭刚强表示,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整个社会,人们应当更多的提倡社会文明风气。“老人送卡给年轻一代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谭刚强说。
(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