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一拳打晕教授 学术潜规横行斯文无奈反抗
时间:2012-05-03
作者:
来源:

  长江商报消息 近日,武大法学院47岁的副教授陈少林对另一教授大打出手。据被打教授的学生及学校多名老师介绍,副教授打人原因是“没能评上教授职称”,而被打的教授正是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5月1日 《东方早报》)

  据说,打人的陈老师在之前就扬言要对“评委会的人一个个收拾”,还曾大踹另一评委办公室的门,称要与他“同归于尽”。这般过激言行从一个名校教师身上表现出来,的确让人大跌眼镜。什么样的恩怨情仇,竟使本该深谙理性之道的法学教师,要诉诸暴力来解决问题?与其追逐噱头般地盯着“副教授打人”,不妨看看这个“打人”的老师他仅有的一句独白:“年龄大了,再不评上就没机会了”。

  象牙塔里的斯文师者,一记右勾拳,打碎了内心的期冀,也痛击着已染上了许多名利尘埃和僵化弊病的职称评价制度。发论文成了硬指标,有数量要求,还有所谓的“核心期刊”和“非核心”之别。为了在职称的道路上“步步高升”,造论文,买版面,寻枪手翻译,成了学林中的横行潜规;学术注水愈演愈烈,抄袭造假,乃至文凭买卖,蚕食着学术的良心和底线;学术掮客和学术霸阀,把持着学术通道的进出口,年轻的后进者,在级别和尊卑构筑的森严“学术城堡”里,只能谨小慎微,削去棱角,俯首帖耳于僵死的“长幼之序”,否则便难有崭露头角之日。

  记得那位亦是在评职称期间,以凄然的纵身一跃来表达自己万念俱灰的涂序新。他临终留给世界的话,蓄满了对他所寄身的圈子痛心疾首的无奈:“国内学术圈:残酷、无信、无情”。职称本位的语境下,用最极端的自伤或伤人之举,来纾解压轧在身心上的重重束缚,便成了一种近乎绝望的“反抗”。

  别止步于“教授”以及“打人”的噱头或标签。陈少林的打人之举,呈现了当下儒林中的一种丑态。“副教授一拳击晕教授”的荒诞脚本,再次击中了社会的脆弱神经,而让人忍不住哀叹一声“斯文已死”。

  真心希望大学精神和学术尊严赖以依存的“学者斯文”,不是因了一个职称,就能轻而易举地被撕得粉碎。歇斯底里的拳头和跳楼悲剧,已快掠夺走学术最后一寸完好的面皮。

【责任编辑:newsma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