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偷学技艺成电焊能手 手臂布满星点焊疤(图)
时间:2012-03-27
作者:
来源:

  (北京)西五环外的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的名字一时让人难以记住,但在公司旁边另一家工厂门外的一块写着“北京锅炉厂”的牌子,向路人透露出了这家公司的前身。

  在集箱车间,耳边传来刺耳的噪音,有些刺鼻的烟雾在车间中飘荡。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安全帽,宽大的面罩遮住了他们的脸,电焊触及钢板火花四溅。

  “张伟,有人找。”一声召唤后,一个人站起身,掀开面罩冲着来人笑了笑。

  32岁的张伟是这里的一名电焊工人。在去年年底北京市“百万青工 岗位建功”的电焊技能大赛中夺得了第一名。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在比赛中得奖,他曾在2008年的北京京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技能大赛中,获得焊工状元称号,同年又在北京市第十三届工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勇夺焊工比赛第五名,并在2009年4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来自河北农村的张伟憨憨地笑着说:“其实我之前是一名保安。”张伟是怎样从保安变身为一名“焊”将?在焊工的工作中又有怎样的艰辛与快乐?记者来到车间现场拜师学艺,零距离体验电焊工的工作和生活。

  记者体验

  一拿焊枪 身体就发紧

  走进集箱车间,眼前“刺”地一声飞起一串璀璨的焊花,弧光耀眼。伴着四溅的焊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糊的味道。

  记者的师傅张伟一身工服蹲在地上,在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圆形集箱前,左手举着面罩,右手用焊枪焊接着圆管。几分钟之后,原本裂着缝的圆管被慢慢“缝合”起来,师傅挪开面罩,检查着焊面上焊点是否均匀平滑。师傅身上乳白色的工服已经看不出本色,袖口与胸前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黑点,“这些都是金属飞溅,落到衣服上的。”

  在师傅的指导下,记者换上工服,戴上手套,张伟细心地将记者的手套塞进了袖口,并摁紧,“要是有缝隙,一旦有焊花飞溅很容易被烫伤。”

  透过保护面罩上的护目镜片,记者眼前的一切马上变得昏暗起来。“这是二氧化碳保护焊,焊丝在高温下熔化,从焊枪中喷出。”师傅将焊枪递到记者手中。焊枪很难控制,并不像在师傅手中那样听话,“为了保护不折断焊枪中的焊丝,焊枪下面有很厚的保护铁圈,所以不熟练的话拿到手中就会不听话。”

  记者一手拿着面罩,一手举起焊枪轻点钢板,谁知焊枪瞬间出现后坐力,顿时火花四溅,记者只感到眼前是一道绿光。“焊枪要匀速地向左移动。”一旁的师傅提醒着记者。但是由于保护铁圈和厚厚的胶皮管的共同作用,记者感到手中的焊枪很难移动。本应留下一道粗细均匀的焊接痕迹,却因为记者焊枪的停顿,在钢板上留下了两块铁疙瘩。

  “这就是在焊接的时候,焊枪离钢板比较近,也没有匀速进行。这样的焊接是不合格的。”师傅点评着记者的焊接成果。“我刚当焊工的时候,也经常出问题,刚拿的时候感觉身体发紧关节很硬,手很生。等焊接点干了之后再敲开检查,焊接位置就有很多夹杂物质和气孔,我的师傅就告诉我,不能这么干,得离钢板1厘米左右才比较合适。”

  10分钟后,由于手举着焊枪用力,一直低着头,记者感到手和脖子已开始发酸。

  师傅传奇

  偷学技艺 保安变“焊”将

  张伟接过焊枪,眼眯成一条缝,手稳稳地在钢板上留下了一条粗细均匀的焊接痕迹。“其实做这行,只要勤练,谁都能成为师傅。”

  1997年,进入北京巴威公司工作的张伟只是一名普通的保安。他经常到厂区中巡逻,看到师傅们干活,各种形状的钢结构,特别是那耀眼的电弧花,让他产生了无限的好奇。他常凑上去不时地跟师傅们套几句话,“我也不好意思直接去问,在他们干活的时候,我就在边上看着。”师傅们边焊边给张伟讲解焊接的方法和技巧,有时候还给张伟找几块废板,让他到一边自己练。

  2000年,张伟的保安合同期满,公司也为他们几个优秀的保安提供了培训的机会。张伟在公司的焊接培训中心参加培训,“培训了3个月,从基础的焊接开始,一天理论一天实际操作。我每天都要练八九个小时。”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每天坚持早到晚走,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接受老师辅导,苦练电焊实际操作。培训中心的老师都说:“张伟是个虚心好学的孩子,作风朴实,勇于钻研。”

  张伟的师傅朱立松说:“他这个孩子爱琢磨。经常一到中午就给我打电话,说有问题要我教教他,我就得从家里回到厂子。孩子这么爱学,师傅不能不教他。”朱立松一直认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张伟跟自己很像。

  张伟每天给自己定了两个小时的练活儿时间,仓库里堆满了他练活儿的工件。忙完一天回到宿舍之后,其他的工友要么去网吧,要么去唱歌,或者打扑克,但张伟选择了去读焊接方面的书。

  从培训基地到车间后,有一次焊接一块大板梁,张伟很快就把第一道焊缝焊完了。本以为活儿干得不错,可谁知师傅过来敲开药皮一看,焊缝上有好几处夹渣和气孔。师傅告诉他,焊接工作不是抬手就干的,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焊接位置和焊条角度等等。“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明白了要想把活儿干好,不但需要踏实努力的态度,更需要多动脑子。”在遇到焊接难题的时候,张伟总是主动地请教师傅,然后将经验总结出来。

  遭遇铁水飞溅 焊接也不能停

  张伟的工友们还在车间忙碌着,检查每一个可能被疏忽的细节。一段时间后,在强烈的白光刺激下,记者的眼睛有些不适,看东西有点儿模糊。“焊接的强光不能老看,焊工的眼睛都会干涩,今天晚上你的眼睛肯定会难受的。”

  “当时,在焊接培训中心培训完之后,感觉自己在车间应该什么都能干。”但是张伟将焊接出来的钢板再与师傅焊接的比较时发现,自己干的确实不怎么样。

  张伟挽起衣袖,记者看到他的手臂和双手上布满星星点点的焊疤,“烫伤太多了,焊接过程中飞溅的铁水往下掉,但是焊接不能停下来,必须等一根焊条焊完之后才能停,不管烫伤多厉害都得咬牙忍着。胸口这块就是被一个飞溅的铁水烫伤的。这是电焊工职业留给我的纪念。”

  夏天的时候,张伟和工友们也要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在高温下,衣服一湿就是一天,背上出现一层白色的汗碱。“其实挺苦的,我初中毕业就从河北老家出来打工了,文化底子不高,但还是想多学一些技术。”

  渐渐地张伟成了技术过硬的能手,一些去外地抢修的工作也落到了他的头上,“去外面修活儿一般都是我去,在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公司派出去的一般都是技术比较好的,不能给公司丢人。”

  在一次外出维修中,锅炉还在运行,热水从爆管的位置流出。张伟先将爆管的位置烤红,提高管壁的温度,这样水在流到爆管位置时就不会流出,而变成了水蒸气,他再塞上棉丝进行焊接。“里面特别热,在里面只能待10分钟,否则人会晕过去。衣服都被汗打透了,一拧全是水。”

  “平时自己想着怎么能干好这个活儿,我总觉着自己只要多看多练就能学好,能干好。”

  焊接比赛 没想到拿第一

  飞溅焊花,绽放出炫目的弧光,在张伟的心里有着难以体会的分量。

  巴威公司年年都举办焊接比赛,给年轻人展示的机会。“我是在2007年第一次参加比赛,谁也没想到我能拿第一,我也没想到。当时焊接的高手太多了,我只想着自己去比,我尽力就行了。”

  不自信的张伟本不想参加比赛,但师傅将他叫到家里吃饭,酒桌上师傅的鼓励,让张伟放下了思想包袱。

  比赛前,张伟苦苦地练习了3个月,“想参与参与,看看自己的水平到底怎么样。”

  2008年3月,在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技能大赛焊工比赛中,张伟又勇夺了状元。“我这人是个慢性子,焊完了之后我才感觉到紧张,其实在比赛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想,上去就焊。焊完了,才觉着自己浑身没劲,紧张了。其他的工友后来说,他们一上去手就开始哆嗦。”

  接下来的一系列荣誉让张伟感到十分光荣而欣慰,2008年5月被授予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员工”称号;2008年12月被北京巴威公司评为双超杯“十佳优秀员工”;2009年被授予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焊接技术能手和工业高级技术能手;2009年4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8月,被北京巴威公司团委评为“十一五期间十佳青年”荣誉称号。

  “电焊这个工种很累很辛苦,既然选择了就干好它。我觉得人就应该干一行爱一行,不管辛苦不辛苦,都应该踏踏实实的。电焊这个工作,因为我喜欢,所以很开心。(记者 赵喜斌 摄影 李刚)

【责任编辑:newsma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