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是全脂奶粉最大供应商 中国无法与其一刀两断
时间:2013-08-19
作者:newsman
来源:中国企业家

  肉毒杆菌事件令恒天然乃至整个新西兰乳业的声誉遭受打击;中国乳企产业链的不健全,造就了中国市场对洋奶粉的依赖

  恒天然坐到了风口浪尖上。

  8月2日,新西兰恒天然集团(Fonterra Cooperative Group Ltd.)发布消息,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三个批次、共38吨浓缩乳清蛋白(WPC80)中检出肉毒杆菌,波及包括3个中国客户在内的共8家客户。中国境内,娃哈哈、可口可乐、多美滋等品牌受到波及。

  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恒天然位于新西兰北岛怀卡托地区豪塔普(HAUTAPU)工厂里一根未能彻底清洗的临时管道。这根管道,不仅绊倒了恒天然,还引发了人们对整个新西兰乳业的担忧。事发后,恒天然和新西兰政府迅速道歉并开始善后。

  中国80%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恒天然控制了其中90%的奶源,也是中国市场上超过70%的配方奶粉基粉(浓缩乳清蛋白是该基粉的主要原料之一)的供应者。作为中国乳品市场最为倚重的供应商,恒天然乳清蛋白产品检出肉毒杆菌,启动了埋在中国奶粉市场的定时炸弹。

  一时间,中国市场上的乳品企业纷纷避嫌,撇清与恒天然的关系。包括美赞臣、合生元、雀巢、蒙牛、伊利、雅士利、飞鹤等企业均表示从没有进口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一些之前以新西兰进口奶源为自己造势的国产品牌,亦迅速“变脸”。

  自三聚氰胺丑闻之后,中国一直备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缺乏信心,尤其是在关乎下一代健康的奶粉产品方面,国外品牌被列为首选。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推动中国进口奶粉规模近几年一直持续增长,以恒天然为首的新西兰奶粉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据统计,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口奶粉24万吨,同比增加了23.7%,其中自新西兰进口的奶粉为22.8万吨,进口量增加34.8%,占所有进口奶粉的95%。

  目前,恒天然生产的乳清粉、乳清浓缩蛋白以及恒天然澳大利亚涉事工厂(DARNUM)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基粉,被列入无限期禁止进口名单。但中国质检总局的这一禁令,被视为暂时性应急措施,不会对恒天然造成长期制约。

  实际上,中国无法跟恒天然“一刀两断”。恒天然既是全球最大的奶粉原料供应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粉供应商之一。暨南大学教授郑英隆对媒体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国从新西兰进口奶粉占进口奶粉总量的83.3%,从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其它国家的进口量基本都在1万吨左右,合计占总进口量的8%。

  “中国进口的大部分是全脂奶粉,恒天然占到其中的六到七成。从全世界看,全脂奶粉的供应也集中在恒天然,其它地方买不到,”艾格农业高级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对《中国企业家》说,“此外,国家规定婴幼儿配方奶粉必须添加乳清蛋白,恒天然耕耘中国市场多年,跟中国的婴幼儿配方企业关系密切,要这些企业再去找其它供应商谈很麻烦,而且在产品质量和持续供货能力上也不如恒天然有保障。”

  拥有优于中国的牧场、奶牛产奶质量和效率、加上低关税,恒天然的奶粉和基粉都相对国内更具价格优势,也因此在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恒天然在中国进口奶源方面已形成垄断地位,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因此,在“肉毒杆菌”事件中,恒天然能将多个不同行业的企业卷入进来,虽然在市场造成强烈震动,但无法撼动其垄断地位。目前的禁令,可能会导致国内乳企出现原料的阶段性短缺。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领先乳企的高层对《中国企业家》直言:“以恒天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中断中国企业与其合作非常困难。而且长期以来,恒天然的产品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现在查出问题所在了,它只要改了,未来还可以继续合作。”

  肉毒杆菌事件并非近年来恒天然出现产品安全问题的孤例。之所以屡次出现问题,但并未遭遇像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乳品企业那样的打击,恒天然能够在发现问题后主动对外披露,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三鹿集团知情不报,作为其最大海外股东的恒天然“大义灭亲”,虽损失惨重,却也为自己赢得了声誉。此次肉毒杆菌事件,从今年3月检出浓缩乳清蛋白中含有梭菌属微生物,到8月2日对外公布相关情况,当中时间延迟令其备受批评,认为若能在3月对外示警,或可避免受污染产品流入消费者手中。但恒天然也因为主动给自己爆光,得到了外界的部分谅解。

  很多中国消费者在网上留言,称同样的问题如果出在中国,厂家首先想到的会是极力隐瞒,恒天然至少是主动“自首”,相对中国企业更可信。陈连芳则表示,恒天然最终能将污染源追溯到一根管道,中国企业很难做到这个程度。乳制品出问题,可能涉及到的方面很多。恒天然这次发现的肉毒杆菌,全球都没有企业会做相关检测,中国国标也没有相关检测项目,通常企业不会主动费力、费钱去做这项检测。目前,对于国内大多数乳企而言,能保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已属不易。

  券商认为肉毒杆菌事件会利好中国本土龙头乳品企业,三元股份、贝因美、伊利股份等股票确实出现上涨,但要让对国产食品缺乏信心的中国消费者转而选择国产奶粉,并非易事。零售终端和网络销售的情况都显示,放弃新西兰产奶粉的中国消费者,更多开始买入美国美赞臣或荷兰、德国等地生产的奶粉。王丁棉直言,国内奶企的问题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很多企业做了突破底线的事情,让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怀疑和对洋品牌的认可根深蒂固。中国乳品企业要翻身,提高奶源质量、加强监管是关键。

【责任编辑:洋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