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雷达兵练就“海上神眼” 一眼识破外军战机
时间:2013-05-09
作者:郑文浩
来源:环球日报
\

  拥有20年舰龄的佛山号导弹舰

\

  “千岛湖”号综合补给舰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二代远洋综合补给舰。

  远海常练兵才能造就真正海上千里眼——怀化舰雷达班长王爱国的“蓝水”感悟

  远海训练第二天,凌晨平静的海面却并不是一个“头枕着波涛”的美妙夜晚。远海训练编队周围的空情海情因为夜色变得更加复杂。这对于东海舰队远海训练舰艇编队怀化舰雷达班长王爱国来说,可是一个多年“观通”老兵最接近战场的兴奋“不眠之夜”。

  不速之客突现雷达屏幕

  “这就是外军的海上反潜机。”5月7日凌晨,被战友喻为“海上千里眼”的怀化舰雷达班长王爱国毫不迟疑地准确判断出了屏幕上一个目标,“编队周围国际空中航线我们一清二楚,而这个目标,其速度远没有民航客机那么快,又偏离正常国际航线冲我编队而来,完全可以判断该目标的性质。”

  出海以来,王爱国和战友多次准确判断海空情态势,为编队在复杂海域训练奠定了基础。

  王爱国对记者说,他负责的警戒雷达,是整个编队预警体系重要的一环。这次东海舰队某基地组织编队进行远海训练,王爱国作为一名老雷达兵,在出海之前就详细研究设想了远海可能遇见的各种复杂情况并设计了相对应的处置预案。“现在来看,情况均在我们事先预想之中。”王爱国对记者说。

  信息化助力战舰闯大洋

  王爱国感到,新装备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而是一个信息化带来体系作战效能的提升。

  “从操作上来说,新装备的界面更人性化、更简单,这不但减轻了人员使用上的压力,也简化了新兵的培训周期。”王爱国介绍说,“过去老式雷达要靠手摇操纵,而新装备把人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战场态势的判断。”

  王爱国还介绍说,新装备维修简便,典型故障短时间内就能检修完毕,而老装备很可能面临“不出海不坏、一出海就坏”的尴尬境地。在部队里,王爱国号称“雷达修理”的“大拿”,但他却宁可不要这样的“称号”:部队是随时准备打仗的,如果在战时,是可靠的装备管用,还是修理大师管用?

  王爱国告诉记者,新装备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给使用和维护带来的巨大改观,而且体现在各系统“互通互联”带来的对现代海战态势的掌握上。“我们探测到的所有信息,可以实时让整个编队实现共享。”

  王爱国的一席话,让记者明白了,“大洋练兵”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信息系统体系化带来作战能力的倍增。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古老的中国军事名言,从信息化角度的重新解读使之依然能够成为中国海军走向深蓝,实现远海训练常态化的最佳注脚。

  搏击远洋练就海上神眼

  在王爱国看来,新装备对于雷达兵带来的还有更多的挑战。他对记者说:“新装备操作简单了,但考验雷达兵情况判断能力难度大大增强了。”王爱国一边在雷达屏幕前给记者简单演示一边说:“新装备将信号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处理目标的数量更多,但要求操作人员能够迅速从复杂的空情中找到重点目标。”

  从小就喜欢摆弄电子电器的王爱国,入伍时因为一句“修雷达就像修电视”而选择了雷达兵,一干就是17年。从老装备大小故障“全能维修王”到新装备刻苦自学,勇挑原厂技术图纸错误硬伤,王爱国一直以来是部队领导眼中的“宝”和战友学习的榜样。然而他在记者面前却坦承,在这次远海训练中,他同样是一个“新兵”。

  “雷达兵的经验是靠训练、执行任务来累积的,”王爱国说,“但如果只在我们家门口一亩三分地训练,只靠固定模式的模拟训练装备,很难适应真正战场的考验。只有进行远海训练,才能在真正的复杂空情、海情环境中锤炼自己,而只有远海训练的常态化,才能够磨练出真正的‘海上神眼’!”

  采访的时间不长,很快又到了王爱国值更的时间。虽然雷达值班室里看不到波涛汹涌,但却激荡着信息化海战的大潮。永不消逝的电波,伴随着编队的航迹不断向深蓝延伸……

【责任编辑:娅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