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枪械、火箭弹试验曾发生重大事故致死伤
时间:2014-02-26
作者:木木
来源:中国军网

  “十八般兵器”从这里列阵

  一批批新型兵器在这里化茧成蝶,一代代科技干部在这里蓄势待发。为了铸就战士手中的利剑,他们冲锋陷阵,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为新型兵器走向未来战场试锋

  茫茫草原,有一群特殊的军人,他们专门从事轻武器装备科研试验鉴定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轻武器所,我国唯一的轻武器试验鉴定国家靶场。

  种子部队一:轻武器所铸剑大漠为制胜

  草原深处,某型武器系统综合组网战术性能试验拉开帷幕。

  这是一项国字号项目,参与试验的军地单位多达20余家。作为组织实施单位,轻武器所重任在肩。

  自动立靶系统联通测试完毕,各岗位测试人员进入临战状态,12名射手陆续做好战斗准备。

  进攻!随着射手班班长赵成功的一声口令,参试射手分作两组,时而人车协同,时而低姿匍匐,采取信息实时传输、班组战术进攻、抢滩精准打击等方式攻向敌阵。

  霎时间,震耳的枪声响彻靶场,自动靶标被快速击倒又弹起安放在射击靶位前方的精密测量仪器,源源不断地记录下宝贵的试验数据。

  此次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充分检验了该武器系统信息化和技战术性能,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填补了靶场轻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领域的空白。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武器不断进入靶场,系统结构愈来愈复杂、技术含量愈来愈高、价格愈来愈昂贵,原有的试验技术、手段和能力受到严峻挑战。所长王晓天感慨地说。

  这里是为轻武器装备颁发准生证的地方,我国的轻武器装备正是从这里经过层层考验初试锋芒后,列阵祖国的四面八方。该所总工程师马力一脸自豪。

  作为轻武器国家试验靶场,该所自1954年以来,先后承担了10余项国家级重大武器装备试验和科研任务,完成了驻港澳部队、国庆阅兵轻武器装备,某新型枪族、某型作战系统等试验鉴定和前沿性课题研究共1000多项。

  试验人员经常面对的是几十家效益不是很景气的枪械兵工厂。一支新枪研制出来后,厂方眼巴巴地盼着能快点完成鉴定。

  某型手枪跌落试验中,在进行可靠性试验时,前5次射击都很正常,第6次试验却突然走火,试验指挥黄雪鹰高工果断叫停。

  经过简单讨论,工厂部门认为这不算大问题,因为寿命试验进行到最后阶段,控制枪支单发保险的阻铁长时间受热硬度有所下降。

  但作为鉴定方的该所试验指挥组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未来战场,每一个细节都攸关战争胜败。

  试验分析会上,该所政委司宝玉语重心长地说:试验场关系着未来战场,与官兵生命紧紧相连,我们如果把关不严,就会成为历史罪人。

  经过讨论,军地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中止试验,查找原因。

  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试验进度,由该所官兵和厂家技术人员组成的攻关小组连夜进行逐项排查。白天的草原还有一丝暖意,晚上温度却已降至零下10摄氏度,空旷的试验厂房显得更加寒冷,但攻关小组的成员却一个个斗志高昂。经过一夜的攻关,终于查出问题产生的症结。针对问题,小组提出数项建议,均被厂方采纳,并通过了试验验证,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该型轻武器系统的全部鉴定试验,使该武器系统通过了设计定型。

  枪械定型试验工作的难度和强度超乎想象,一支枪要通过定型,必须在各种极端环境中接受考核。

  50摄氏度的高温试验使人挥汗如雨;零下49摄氏度的低温试验又冻得人透心凉,参试官兵经常是出了酷热的夏季就进寒冷的冬季。如果对武器有特殊要求,环境模拟室内温度可以达到零上或零下70摄氏度,射手和试验指挥要与枪一同接受高温、低温、淋雨、扬尘等试验考核,高浓度的有毒火药气体对人体损害极大,一氧化碳浓度最高时可达到国家规定人员承受极限的100多倍。

  1998年,在某型武器寿命试验过程中,枪支几次出现卡壳。又一轮试验开始前,射击技师胡爱军在明明知道有危险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这次试射任务。

  试验中,胡爱军全神贯注一次次击发,突然砰的一声炸响,枪管炸膛了!

  一股强烈的热浪和火药味扑面而来,锋利的破片扎进他紧贴枪托的头部。醒来时,胡爱军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头顶、额头、眉框、脸颊、鼻梁、嘴唇、下颏,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口子,仅脸部就缝了近30针,嘴肿得连说话都困难。

  面对这样一个高风险性的工作,轻武器人在艰苦中也能找到快乐,每当看到厂家的同志们试验顺利完成时欢天喜地的样子,他们都有一种满足感,一种新型枪械的诞生,凝聚着许多人的智慧和辛勤汗水,能通过验证,颁发枪支准生证,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意义重大。

  近60年来,一代代轻武器人为了国防的现代化,始终将目光聚焦打赢,扎根草原、为国铸剑,为祖国打造最好的枪。

  种子部队二:火炮站莽原深处听惊雷

  草原,寒风萧瑟。随着声声炮响,一颗颗火箭弹划破天宇,直插云端,在科尔沁草原湛蓝深邃的天空中勾勒出一道道白色的弧线

  负责此次试验试前准备和现场发射任务的白城兵器试验中心火炮站官兵是最先接触各类新型重武器的勇士,全军官兵使用的绝大多数重武器都是经过该站官兵试验后才装备部队的。

【责任编辑:木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