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强硬举动挑战亚太和平 在全球展开外交拉拢
时间:2013-01-14
作者:
来源:

  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一空挺团(空降旅团)1月13日在千叶县习志野演习场进行空降训练。虽然该演习是每年例行的公开演习,但这次是首次以保卫岛屿为假想,模拟收复离岛。日本舆论普遍认为,此次演习主要针对中国,通过展示军事实力向中国施压。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期频频就钓鱼岛问题放出狠话。与此同时,安倍内阁一方面加强与美国和北约的沟通,加快修改和平宪法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步伐;另一方面密集出访东盟国家,构筑对华包围圈。种种迹象表明,安倍在对华关系上的态度日趋强硬。

  安倍内阁加速修改和平宪法步伐

  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一空挺团号称“王牌之师”,是日本唯一拥有伞兵部队的自卫队。13日的演习设置了假想是岛屿的区域,经海上自卫队的P—3C巡逻机确认后,以舰炮射击等方式进行火力压制。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在视察该训练时称:“近年,周边各国的活动日趋频繁,日本的安全环境愈发严峻。希望能够维持应对各种事态的能力。”关于此次假想离岛防卫演习,防卫省虽然声称并未针对特定的岛屿,但一位熟悉日本防卫政策的分析人士称,希望通过此次演习向民众展示日本军事实力,以巩固执政基础。

  安倍13日上午在参加日本放送协会电视台节目时表示,在暂定2月访问美国期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将告知奥巴马,日本拟加速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修改宪法解释的相关讨论,并表示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是“安倍政府的大方针”。此外,安倍还将向美方说明日本计划修改《防卫计划大纲》以充实安全领域预算。

  安倍近日通过世界报业辛迪加发表文章呼吁,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夏威夷共同组成“民主安全菱形”,与实力日渐增强的中国抗衡。

  对北约和亚太国家展开外交拉拢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安倍晋三将借自民党众议院外务委员长河井克行本月15日至19日访问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之机,向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递交安倍的亲笔信。日媒称,安倍将在亲笔信中向北约传递有关中国在海洋活动日益活跃的信息,希望北约与日本加强合作。

  《读卖新闻》透露,安倍之所以给北约秘书长写亲笔信,是因为中国持续在钓鱼岛附近开展海空立体巡航。安倍在信中称,“由于中国不断在海洋开展活动,朝鲜发射导弹等动向,致使东亚的安全保障环境更加严峻”。安倍称,日本将为维护东亚地区的安全和繁荣发挥积极作用,呼吁北约对于东亚的“战略环境变化”产生共识。这是安倍重视对拥有相同价值观的国家开展“价值观外交”的一环。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3日开始访问澳大利亚,将与澳方就经贸合作、地区安全及防止核扩散等问题进行商讨。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岸田文雄此次访澳的议事日程除地区安全问题外,还包括商讨澳日自由贸易协定及加强双边国防合作等内容。

  此前,岸田文雄已经访问了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三国,就亚太地区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安全问题积极展开磋商。据澳当地媒体分析,日本希望能和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国家加强经贸与海事合作,与安倍着重发展与澳大利亚、印度及东盟国家关系的意图相符。

  执政伙伴反对行使集体自卫权

  对安倍内阁上述举动,日本社会提出了不同声音。与自民党一起执政的公明党代表山口那津男在13日的电视节目中再次表示,反对安倍试图通过修改宪法解释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称“这会导致允许在(日本的)领土、领空、领海以外使用武力。如果要修改,需要充分讨论一发不可收拾的可能性。不应该立刻进行修改。”山口还再三呼吁,要慎重对应自民党主张的新建国防军等修宪相关事宜。

  日本社民党本部和平市民委员会前事务局长藤田高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倍13日的发言再度强调了其作为自民党右翼、鹰派首相的“卖点”和“宏愿”。安倍希望用“新保守主义和鹰派”手法来博得美国的好感,但并不容易。从此次美国国防部长和国务卿的人选已经非常明确地证实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并不喜欢新保守主义手法。如果安倍不考虑到这些因素,强行用“新保守主义、鹰派手法”讨好美国的话,也有可能会招致美国的反感。安倍的发言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他内心深处也意识到修改和平宪法并非易事。

  日本三重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尾西康充对本报记者称,日本目前的选举制度存在问题,小选区制度造成某些政党得票虽少但在议会中占据多数。此次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得票仅占所有投票的25%,却占据了国会79%的议席,从这一点来看日本大多数国民并非支持现在的极右政府。

  早稻田大学商学学术院教授八卷和彦对本报记者说,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1941年算起已经70多年,从明治维新到1941年也正好经历了70多年。此刻,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强烈感受到交给年轻人一个和平、受到世界各国尊重的国家的责任与义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员刘军红认为,日本抢占东盟要塞,构建海上地缘政治圈,力图重拾“价值观共同体”,这是安倍图谋借势美国主导地区权力,也是日本转嫁其国内经济危机的举动。(本报东京、堪培拉1月13日电 驻日本记者 田泓 刘军国 驻澳大利亚记者 王佳可)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